•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高煥堂.EIT

 
 

Powered by 博客园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Framework-zz-28

    By 高焕堂 2010/11/1  

[Go Back]

[請指教:高老師的免費on-line教學視頻]  

                                                                                                               

Android & Framework:应用框架与平台框架开发技术    

 

需求分析:表达框架与AP之间的API

1.  区别UI与API

      应用框架只要是提供API给应用程序开发者去撰写应用子类别。然后应用子类别提供UI给User使用。例如,下图所示的UI画面就是由应用子类别myActivity所提供的。

  

      而背后是由应用框架里的父类别(又称基类)来支持,而这父、子类别之间的沟通接口,就是重要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如下图所示:

   

2. Use Case比较不适合表达API

     一般而言,Use Case可以表达一个模块(包括类别、链接库或框架)的外观功能或服务。对于API的详细互动,Use Case比较无法呈现其精确的细节。[歡迎光臨 高煥堂 網頁:http://www.cnblogs.com/myEIT/ ] 

 

3. 使用Class图呈现架构设计

    首先使用Class图表现Android大框架、小框架和应用子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图是基于小框架开发者的角度来绘制的,其凸显小框架与大框架之间的关联,也凸显小框架期待应用子类别的行为。

 

4. 使用Sequence图呈现细节的互动

    在Android平台上,框架与AP之间的API不仅是模块之间的衔接处,而且是全球AP开发者与Android平台开发者(即Google Android开发团队)之间分工的界线。所以必须对它有很精确的呈现,才能确保分工开发之后而能顺利整合起来。

    上述类别图偏重于架构(Architecture)或结构(Structure)的呈现,表达分层与分工。接着,使用Sequence图来表达框架开发者对其与应用子类别之间互动行为的规划,例如下图: 

  

  这图凸显分工开发的模块之间如何无隙缝地衔接,并顺畅地执行,属于行为(Behavior)层面的呈现。

 

5. 结语

    对于小框架的开发团队而言,如何呈现框架的API给众多应用开发者,让开发者能迅速理解,是一项关键的任务。由于API不像UI可以可视化的画面呈现,于是透过UML来呈现,是一项可行之路。◆

[Go Back]

 

发表于 2013-10-31 04:22  高煥堂.EIT  阅读(16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