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

1.采用相联存储器后地址转换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2.详述分段管理和分页管理的区别。

分页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并为各页加以编号,从0开始,如第0页、第1页等。相应地,也把内存空间分成与页面相同大小的若干个存储块,称为(物理)块或页框(frame),也同样为它们加以编号,如0#块、1#块等等。在为进程分配内存时,以块为单位将进程中的若干个页分别装入到多个可以不相邻接的物理块中。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块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之为“页内碎片”。

分段存储管理: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MAIN、子程序段X、数据段D及栈段S等。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实现简单起见,通常可用一个段号来代替段名,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由于是分成多个段,因而是二维的,亦即,其逻辑地址由段号(段名)和段内地址所组成。

 

3.P249 习题11,给定地址为段号和位数:(1)<0,430>;(2)<3,400>;(3)<1,1>;(4)<2,50>;(5)<4,4>,试求出对应的内存物理地址。

答:(1)649 (2)1727 (3)2301 (4)140(5)1956

posted @ 2019-05-31 02:38  红领巾少年  阅读(137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