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软件设计“渔”之演化

 

                     管理类软件设计“渔”之演化


   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管理类软件的设计主线上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代“管钱、物”为主:

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代管理类软件主要是以管钱、物为主的各类财务、仓库管理等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几乎已经在所有企业里得到了成熟应用,并都得到长足发展和完善;此类软件主要是依据稳定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相关表单及成熟规范的报表、统计需求来设计的。功能是标准化的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提升效率的利器。在这个阶段,软件需求相对比较“静态”,设计的重点也主要是数据结构和数据计算逻辑为主。

第二代“管事”为主:

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的管理也相应提升、优化,对生产管理过程中各类事情的管理成为了管理类软件主要研究的对象,也诞生了第二代以诸如ERPHRCRM、进销存等等各类以管事为主的管理软件,第二代管理软件的发展和完善非常大的层度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生产力发展,将企业繁杂的事务条理化、结构化、将企业大量的数据清晰化,并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炼、加工、整理重要的决策信息。第二代管理软件需求相对第一代管理软件需求多了更多“动态”的特征,比如多了更多具体的业务流程需求,对于事务的处理过程有了更多的控制需求,第二代管理软件非常多的情况还是结构化的设计方法,设计的依据主要也是结构化的功能需求,业务数据对象关系也是层次清晰的,主要也是结构化的为主。经过这个阶段,软件设计人员需要非常好的掌握和应用了结构化的设计分析方法、和OO的编程思想、及更为复杂的软件开发管理思路等。

第三代“管人、事、物”为主

然而生产管理活动始终是需要“人”参与的活动,假如管理系统只管事而不管人,则很难在人性“非理想”状态下达到管理目标,很难更快的提高和挖掘生产力,很难形成“以人为本”的新一代管理系统特征,新一代管理类系统中的共享性和协同性也逐渐成为管理类软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另外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格局,企业经营策略、管理策略、管理思路、企业自身资源情况的差异日渐明显,而且变化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要求管理软件能更快的响应管理需求的变化,第二代管理软件相对固化的业务流程和相对封闭的系统边界设计,很难快速响应不同企业不同的经营策略,对管理软件的推广实施带来了阻力,因此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也逐渐成为新一代管理类系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因此新一代管理软件的设计更需要懂得管理的本质。

E8.Net工作流平台融入了新一代管理软件关注的重点思想,所有功能模块应用将权限体系、工作流引擎体系、表示逻辑体系、管理控制逻辑体系、扩展及个性化接口体系充分结合,从架构的设计上优化企业个性化业务系统实施成本,并通过流程管理工具,为企业实施个性化的企业流程,通过记录、监督、跟踪、回访、分析企业日常事务,持续改善企业管理流程,E8.Net工作流平台开源的开发架构设计过程中充分分析了管理行为中人的特性,基于E8开发的企业流程应用系统提供了事中监督、事后回访、全程跟踪的体系架构,E8工作流引擎功能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流程和环节模型特性、环节行为人群体特性和中国特色,流转过程中基于权限体系提供了人为因素中“主动/被动”异常的解决思路,解决快速实施企业业务流程需求的同时,又提供了人性“非理想”状态下的异常解决方案和防范控制解决方案。

设想一种场景,客户服务系统的需求,客户服务处理流程中涉及派工、部门协作、协商、反馈、检查、回访、督办、跟踪处理过程、统计服务参与人员的绩效和排名情况、分析客户满意度、处理及时率等,评估企业服务承诺时限、业务流程可以配置、处理人员不响应系统时可重新分配。。。。。。

这样一个系统您需要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呢?

欢迎加入工作流与ITIL3QQ群:1260249,更多探讨期待大家参与。

E8.Net工作流平台为.Net企业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起点。E8.Net工作流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欢迎访问: http://www.feifanit.com.cn

posted @ 2007-09-23 17:49  苏康胜  阅读(397)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