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培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01176号,在李晓光老师的带领下,重新学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书架上还摆着这本书),再次学习依然获益良多。

在详细解释七个习惯之前,李老师做了以下铺垫:

  1.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品德成功论。接触到一个新词——“阳光财富”,这里强调的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第一桶金,以李彦宏为代表。

  2. 思维。李老师结合其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强调一个观念:不同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看法,但可能都有道理。

  3. 习惯。记住: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而习惯作为知识、技巧、意愿的结合体,其实质就是连续去做一件事。据介绍,连续7天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4. 成长分三个层次。由依赖期独立期再到互赖期。个人的成功体现在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成功,即公众的成功,最终要达到的是均衡发展,不断更新。

接下来,李晓光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分析了7个习惯。7个习惯指的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简单总结下具体内容。

习惯一:积极主动。在职场往往是态度决定发展,客观环境下,关键点在于你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及态度来回应。学会通过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来应对职场问题。

习惯二:以终为始,即现有目标,再有行动。当代大学生至少应该想清楚两个问题:“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最强的才能与天赋是什么”。开始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

习惯三:要事第一。这是职场人士时间规划的要点,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将65-80%的时间用在不紧急却很重要的事情上,而普通人往往将60%的时间用在紧急却不重要的事情上。学习成功人士处理紧急却不重要的事情的关键点在于学会授权。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己。其核心意思就是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自己,倾听放在首位。

习惯六:统合综效。突破口在于寻求第三变通方案,而获取这个方案的基础就在于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倾听、沟通很关键。

习惯七:不断更新。更新的四个方面: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事实上,不断更新就是将前6个习惯综合运用。(七个习惯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以李晓光老师“人生就是三张财务报表”的观点结束这篇学习心得吧:毕业之后的第一个10年为资产负载表;第二个10年为损益表;第三个10年为现金流量表。细细体会,必有收获。

posted @ 2011-07-11 12:20  PkuCL1  阅读(47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