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淘宝是怎样虐待上帝

山寨了个标题,但内容不是山寨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淘宝定了一张演唱会,约定开场前在现场交票,结果朋友做长途车千辛万苦到了现场,以为可以顺顺利利,谁知道,最终卖家发话说:“没有票了,搞不到,你自己想办法吧。”。朋友这时候有多么无助,想必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人生地不熟,离开场还有不到半个小时了,如何去想办法?

这真是恶劣的卖家,但是难道淘宝就没有责任啦?

接下来,朋友在现场买到票(原来官方也会设售票点在现场,记得带钱哦),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慌乱和自责的痛苦的双重煎熬下,终于还是能进到会场,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看完演唱会后,朋友就想投诉这个卖家。

接下来就是本篇的重点所在。

在淘宝发起投诉。

电话响了……

“你要是不撤销投诉,我就找人搞你,你是xxx店工作的吧……“

这个时候,朋友才知道,自己是毫无胜算的,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虽然不确定对方有没有能耐去搞你,但是能担保这种几率等于零么?况且:”为什么要为了没有实际好处的事情去冒这种风险?“。所以,最终我还是建议朋友撤诉了。

淘宝的整个交易机制注定了这种结果。

淘宝的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暴露了买家的隐私。当你在淘宝拍下商品,哪怕根本还没有付款,对方也知道你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非常私密的信息。

第二个:不能匿名举报,现实中,谁都知道很少人敢于实名举报,但是淘宝却认为他的”上帝“都是无畏的英雄。

第三个:淘宝扮演的角色是劝阻买家息事宁人的,而不是主动为买家伸张正义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淘宝在调停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和气生财“,而不是认真去思考为什么买家会去投诉,问题的根本在哪里,这就导致同类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第四个:淘宝没有尽到平台管理者的责任。我事后想了想,这种交易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买家根本没有多大的保障,而淘宝却允许了这种存在极大风险的交易行为存在,没有制定任何制约条件去保障双方的合法利益,是很不可思议的。

<p$1$2$3$4$5$6> 

在淘宝,你能看到几乎每一个卖家都是完美的,他们的满意度都是无限接近100%,这在如此高风险的交易方式中,是很不可思议的数据。这种不可思议的数据是怎样来的,相信各位看过这篇案例都能明白。

posted @ 2010-07-26 20:26  诺贝尔  阅读(4356)  评论(68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