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计算团队成员贡献分--导言

友情遮盖不住合作的缝隙,平日的友情也会变成分组合作的牺牲品。 --《中国合伙人》

组队完成作业的“乱象”

正如人民网《“组”不动的大学小组作业》中所言

在一刀切的评分体系下,无论是“搭便车”的、“蹭快车”的,还是小组出成果时祈求加上名字的“程咬金”,最终的成绩和挑大梁的自己根本没有区别。

以往统一打分的评价体系确实有很多问题。小组作业不出意外,都存在“偷懒”、“搭便车”等消极现象,责任心强的、或在乎学习成绩的积极的学生或者优等生不得不主动努力完成作业,而偷懒的学生或普通生不仅可以袖手旁观,而且可以获得好成绩。

组队的本质

回顾下为什么要组队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小组作业看上去是件极其普通的事儿,但其实通过多年实践,这种形式特别是在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大学校园中,如果能按照原本面目进行的话,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小组作业锻炼出来的沟通、协调、领导能力非常实用。

专业的分析是

团队合作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在组员能力相近的同质分组中,存在行动与等待的博弈。当一方选择等待而另一方选择行动时,选择等待的组员得到的受益最大。而在组员能力相差较大的异质分组中,团队合作陷入著名又尴尬的“智猪博弈”,优等生是不得不充当悲剧“大猪”,辛苦努力,完成小组作业,普通生则继续舒服地充当机智“小猪”,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

在成立小组之前,应当制定小组章程,包括小组愿景、小组价值观、小组决策规则和小组交流方式等,且成立的小组人数应当不超过5人。在工作进行之前,指派小组角色。每一位小组组员需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只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才能有良好顺利的合作。分配角色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角色的任务。

结论

所以从比较理论的角度来说,在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建立了小组约定的前提下,团队成员贡献可以采取互评、组长打分和老师打分的加权评估。小组的分工和具体实现对老师也是透明的,老师可以从第三方也就是单纯从作业完成情况下给小组成员打分。

posted @ 2017-11-17 23:40  HUSTSE2017级5班3组  阅读(574)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