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电商成功靠彪悍?刘强东走向营销式成功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主流玩家众多,网购方式深入人心,巨头公司和领袖成为媒体版面的宠儿。

  在马云之后,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终于迎来一位新的极具鼓动力的营销大师——刘强东。

  在京东商城遭遇 6 月大促围城之后,刘强东经过各种微博话题预热暖场,成功把媒体和大众的眼球再度拉拢住。

  昨天,他又通过微博向以苏宁为代表的传统连锁巨头发起挑战: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价格都比苏宁线上线下便宜!并且无底线的便宜,如果苏宁敢卖 1 元,京东的价格一定是 0 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是被点名的苏宁、国美,还是其他市场玩家如当当网、易迅网等也纷纷作出表态和应战。而国内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财经、科技媒体都将视线对准了京东。

  这又一次宣布了刘强东营销战术取得了胜利。

  如同当年的马云不断把诚信、道德、责任挂在嘴边,刘强东对发动价格战的初衷的解释如出一辙:京东不是要赚钱,而是苏宁、国美赚钱太狠。为了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京东必须要打价格战。

  站上了道德制高点,刘强东的“8月攻势”自然是师出有名、替天行道。

  相较于亚马逊以技术立家成为全球最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中国电商领域一直存在着“先电后商”还是“先商后电”的争论。

  从实践来看,国内成功的电商网站中极少以技术过硬取胜,也甚少以此来博得美誉度。相反,从马云到李国庆,再到刘强东,他们的崛起无一例外是依靠在公众面前的高强度曝光——彪悍的吆喝,则是他们胜出的致命武器。

  在无边界的互联网,传统卖场赖以成功的地段优势化为乌有。对大型的综合性 B2C 平台而言,在商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原始的吆喝战术反而成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尤其是以“为人民服务”的名义宣示的吆喝不断地将大众集聚起来,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式电商成功的不二法门:马云的吆喝让广大中小卖家云集淘宝平台“一起发财”,成就了淘宝 C2C 的辉煌。刘强东的吆喝让京东平台显得很有个性而与众不同,引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和点击。加之京东,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做到了他宣扬的低价、快速配货等特色,受到用户欢迎也就不难理解。

  但马云因为支付宝 VIE 风波和淘宝商城年费风波已经走下神坛,近年来在媒体面前以创业导师形象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少。伴随着京东的规模的日渐膨胀和利益相关方的迅速增加,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栖身于电商领域而直接挑战传统霸主苏宁和国美,刘强东的营销式成功还能维持多久呢?

posted @ 2012-08-15 17:55  Cindy-  阅读(1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