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学习笔记一:JSP的运行机制

  1.JSP运行机制:可以把执行JSP页面的执行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转译阶段,一个是请求阶段。
  ①转译阶段:JSP页面转换成Servlet类。
  ②请求阶段:Servlet类执行,将响应结果发送至客户端。


  2.具体过程为:

  →→用户访问相应的JSP页面

  →→服务器找到相应的JSP页面

  →→服务器将JSP转译成Servlet的源代码

  →→服务器将Servlet源代码翻译成class文件

  →→服务器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执行

  →→服务器将执行后生成html代码发送给客户机,客户机根据响应代码进行显示

 

  另外,如果该JSP界面为第一次执行,那么会经历以上两个阶段。

  如果不是第一次执行,则只进行请求阶段。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执行JSP页面时明显比第一次快。

  如果修改了JSP页面,服务器将发现修改,并重新执行以上两个阶段。所以,修改后,访问速度会变慢。

 

  3.创建实例:

  ①在MyEclipse中新建一个项目,发布并打开。

  ②然后打开Tomcat的文件夹,打开新建的项目所在的文件夹,会看到JSP对应生成的.java和.class文件。

  ③打开.java文件,在_jspService()方法中会看到相应的jsp代码。

 

  4.JSP页面的处理过程为:

  ①在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80/01Test/

  ②tomcat收到*.jsp请求,则会到org.apache.jasper.servlet.JspServlet处理(tomcat的web.xml中有配置)。

  ③JspServlet调用相应的Java类,即jsp引擎根据01Test.jsp生成的java类(位于tomcat子目录的work下:01Test.java和01Test.class)。

  ④执行01Test.java,将Html数据输入到Tomcat,Tomcat将这些数据输出到客户端。

 

  5.总结:从本质上讲,JSP ≈ Java + Html。(Servlet即为Java类)

 

posted @ 2016-05-02 20:28  爪洼码农  阅读(3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