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饭版学术论文大语言模型提示词
📌 !!!提示词使用说明!!!
这份提示词适用于各种大模型,如 OpenAI GPT-4、Claude、Gemini、ChatGLM、文心一言等。不同平台的响应能力和输出质量会有所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提示词的表达方式。
适用平台
- DeepSeek:适合中文学术写作,代码生成。
- GPT-4:适合生成高质量的学术文本,支持长文本输入。
- Claude:擅长处理长篇逻辑推理,适合生成选题报告结构化内容。
- Gemini:适用于跨模态任务,如涉及图像或代码的选题。
- ChatGLM、文心一言:更适合中文学术任务,适配国内用户。
选择指南
- 如果论文目标是 NeurIPS/ACL/ICLR 等国际会议,建议使用 DeepSeek、GPT-4 或 Claude,学术写作能力更强。
- 若为国内期刊或 CCF 会议(如 WWW CCF-A),可考虑 DeepSeek、ChatGLM 或 文心一言,中文表述更自然。
- 涉及代码或实验设计:DeepSeek、GPT-4、Claude 更适合处理技术性内容。
🧠 额外小 Tips
(1) 让模型遵循学术风格
- 使用“请使用正式学术写作风格”,避免口语化。
- 若需投稿特定会议,可加“请模仿 NeurIPS 论文的写作风格”。
(2) 让模型更聚焦
- 限定参考时间范围(如 ACL 2023, NeurIPS 2023)提升前沿性。
- 指定关键技术(如“Transformer 结构改进”),避免过泛。
- 指定论文目标(如“目标是 A 类会议论文”),使内容更专业。
(3) 让模型输出更符合导师或研究方向
- 若导师偏好“实验驱动/理论分析”,可加“请强调实验方法/理论分析”。
- 若专注某应用(如医疗 NLP),可加“请针对医疗领域的 NLP 任务”。
选题 prompt
1. 确定研究方向
提示词示例
“我是[计算机视觉/NLP/强化学习]方向的硕士生,我希望研究一个有新颖性、挑战性、且可行的选题。请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并简要解释每个方向的挑战和潜在创新点。”
作用
- 确保选题符合研究领域。
- 聚焦当前前沿,而非成熟问题。
使用方法
- 将方向替换为更具体(如“多模态学习”“VQA”)。
- 让模型列举 3–5 个方向便于比较。
🧠 小 Tips
- 可加“结合 NeurIPS/ICLR/ACL 近两年的论文趋势”。
- 若已有参考论文,可给出标题,基于研究空白提建议。
2. 生成具体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
提示词示例
“在[前沿方向]领域,我希望找到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符合‘未被充分研究、有挑战、但有可行解决方案’的标准。请基于[NeurIPS/ACL 近两年的趋势],提供 3 个具体研究问题,并分析它们的研究价值和难点。”
作用
- 保证问题兼具挑战与可行性。
- 解释研究价值,利于判断是否深入。
使用方法
- 先定方向,再细化问题。
- 可指定关键要素(对抗训练/知识蒸馏/可解释性等)。
🧠 小 Tips
- 基于参考论文的 Future Work 生成问题。
- 让模型比较“相较现有方法的优势”,确保新颖性。
3. 论文选题报告大纲
提示词示例
“请帮我生成一份论文选题报告,包括以下部分:
1)研究背景;2)研究问题;3)研究意义;4)研究方法;5)可行性分析;6)相关工作;7)预期贡献。
请确保内容简明扼要,每部分 150–200 字。”
作用
- 生成结构化选题报告,避免遗漏关键部分。
使用方法
- 可按导师/学校要求调整大纲。
- 若已有研究问题,可让模型补齐其他部分。
🧠 小 Tips
- 想更详细可要求“每部分 300–400 字,并引用相关论文”。
- 加“请使用专业学术写作风格,避免口语化”。
4. 评估选题可行性
提示词示例
“我想研究[具体研究问题],请从可行性角度评估:
• 数据集是否易得?
• 是否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 现有方法是否有足够的对比基线?
• 该问题是否容易发表?(如是否符合 NeurIPS/ACL/ICLR 论文趋势)”
作用
- 检查数据、算力、对比实验等问题。
- 预判学术价值,避免太冷门或太简单。
使用方法
- 请模型列出潜在数据集(如 COCO、SQuAD)和 baseline。
- 要求“基于近两年顶会论文分析是否容易发表”。
🧠 小 Tips
- 若回答不具体,让模型列出 3–5 篇相关论文并概括。
- 从学术与工业应用两个角度评估。
5. 生成选题报告初稿
提示词示例
“请基于以下信息生成一份正式的论文选题报告(1000–1500 字):
• 研究方向:[XXX]
• 研究问题:[XXX]
• 研究意义:[XXX]
• 研究方法:[XXX]
• 相关工作:[XXX]
• 可行性分析:[XXX]
请确保语言流畅、结构清晰,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作用
- 一次性得到完整初稿,便于修改。
使用方法
- 先分别生成各部分,再整合。
- 可要求“更正式的语言”“增强逻辑性”。
🧠 小 Tips
- 若投 NeurIPS/ACL,可要求“采用会议风格”。
- 面向导师:可“简化表述,突出核心贡献”。
摘要 prompt
目标:逐句控制摘要(背景→问题→方法→结果→贡献)。
研究背景(引出问题)
提示词
“请用 1–2 句话概述[研究领域]的背景,并突出该领域的核心挑战。例如:‘近年来,[技术/问题] 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仍然面临 [主要挑战]’。”
研究问题(核心研究目标)
提示词
“请用一句话清晰描述本文研究的问题或目标。例如:‘为了解决 [挑战/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 [方法/框架]’。”
🧠 ✅ Tips
- 避免“本研究探讨了……”,尽量用主动句。
- 可加“该问题在[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提示词
“请用一句话简洁描述本文的方法,突出核心思想。例如:‘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 [技术] 的 [方法/模型],其核心思想是 [关键创新]’。”
🧠 ✅ Tips
- 不求细节,强调核心方法与新颖性。
- 涉及多部分时可用“该方法包括三部分:A、B、C”。
实验与结果(证明有效性)
提示词
“请用一句话总结实验结果,强调方法优越性。例如:‘在 [数据集] 上,我们的方法在 [关键指标] 上优于现有方法,提高了 [提升幅度]’。”
🧠 ✅ Tips
- 强调具体指标(Accuracy、F1、BLEU 等)。
- 可加“尤其在[特定挑战场景]下表现更优”。
贡献总结(概括论文价值)
提示词
“请用一句话总结论文的主要贡献,使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句式。例如:‘1)首次提出[创新点];2)在[任务]上实现[性能提升];3)提供[数据集/代码/新理论],促进了[领域]发展’。”
🧠 ✅ Tips
- 使用列点法(1)(2)(3)。
- 理论研究可强调“新的数学证明/理论框架”。
- 保持客观表达(例:“相比现有方法,在[某方面]提升了[具体数值]”)。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摘要
“请生成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150–250 字),结构如下:
• 背景:简述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与挑战。
• 研究问题:明确核心问题。
• 方法:概述方法与创新点。
• 实验结果:总结数据,强调相较基线的改进。
• 贡献总结: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句式列点。”
✨ 小技巧总结
- 信息完整(背景、问题、方法、实验、贡献)。
- 学术语言,避免不确定表达。
- 强调创新与提升幅度。
- 提供多版改写比较(“三种不同风格的摘要”)。
文献综述 prompt
引言(概述背景与重要性)
提示词
“请概述[研究领域]的背景、重要性、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
📌 小 Tips
- 先全局概述,再展开细节。
- 使用专业术语,并预留引用标记(如
[Author et al., Year])。
领域发展历程(时间线)
提示词
“请按时间顺序,概述[研究领域]自 X 年至今的重要发展与里程碑,突出关键文献和重大理论变革。”
📌 小 Tips
- 指定时间范围(如 2000–至今)。
- 明确里程碑研究与代表性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分类讨论)
提示词
“请将[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讨论。每个方向提供定义、代表性方法与关键文献支持。”
📌 小 Tips
- 强调“分类讨论、代表性文献”。
- 用(1)(2)(3)编号。
关键问题与争议点
提示词
“请总结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学术争议,并列举不同学者观点与相关文献。”
📌 小 Tips
- 至少列举 3 个争议点。
- 做对比讨论:某研究认为…,另一研究指出… 。
研究空白与未来方向
提示词
“请指出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空白,并预测未来可能方向,说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小 Tips
- 结合前述争议与不足明确空白。
- 可提出可能的方法或实验设计。
总结段落(引出研究定位)
提示词
“请对上述综述进行总结,并说明本研究如何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创新或填补空白。”
📌 小 Tips
- 使用学术化语言,既总结又自然引出后续研究。
- 可提示“引用关键文献”作为论据。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文献综述
“请生成一篇关于[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要求:
1)引言:背景、概念、重要性与现状(预留[Author, Year]);
2)发展历程:按时间回顾关键进展与代表性论文;
3)主要研究方向:分类讨论、代表性方法与关键文献、优缺点;
4)关键问题与争议:至少 3 点并附引用标记;
5)研究空白与未来展望:未解问题、趋势与可采用的方法;
6)总结:归纳综述贡献,并说明后续创新定位。”
方法 prompt(Methodology)
目标:清晰描述提出的方法、核心思想、数学推导、算法流程与实现细节。
方法概述(Method Overview)
提示词
“请用 2–3 句话描述本文的方法,并突出创新点。例如:‘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关键创新]。方法包括[模块A]、[模块B]、[模块C],分别用于[功能]。’”
🧠 Tips
- 第一句话明确方法名称与目标。
- 第二句介绍关键组成。
- 第三句总结主要优势(如提高召回率/降低计算)。
形式化问题定义(Problem Definition)
提示词
“请使用数学符号正式定义问题,包括输入、输出与目标:‘给定[输入],目标是学习函数[表达式],使[优化目标]最优。’”
常用写法示例(LaTeX)
- 数据集:\(D={(x_i,y_i)}_{i=1}^N\)
- 模型:\(f_\theta(x)\)
- 目标:\(\displaystyle \min_{\theta}\ \mathcal{L}(\theta)=\sum_{i=1}^N \ell!\big(f_\theta(x_i),y_i\big)\)
- 约束(若有):\(\lVert w\rVert_1 \le \lambda\)
🧠 说明:明确输入/输出与优化目标,必要时给出约束以防过拟合。
方法细节(Proposed Approach)
提示词
“请逐步描述方法的核心步骤:1)[模块A] 负责[功能];2)[模块B] 进行[操作];3)[模块C] 通过[策略]优化。”
写作建议
-
分模块描述,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的顺序。
-
适度加入公式示例:
- 特征提取:\(h=\phi(x)\)
- 注意力权重:\(\alpha_i=\dfrac{\exp(e_i)}{\sum_j \exp(e_j)}\)
- 表示聚合:\(z=\sum_i \alpha_i h_i\)
伪代码(Pseudocode, Algorithm)
提示词
“请根据方法流程生成一段伪代码(Python 风格),并用自然语言描述关键步骤(‘算法 1 总结核心步骤,输入为[输入],输出为[输出]’)。”
def optimize_function(data, learning_rate):
for i in range(max_iterations):
gradient = compute_gradient(data)
update_params(gradient, learning_rate)
return optimized_params
配合自然语言说明:如“第 2–4 行通过梯度计算与参数更新实现优化”。
方法与现有工作的对比(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Methods)
提示词
“请比较本文方法与现有方法,并列举优势。例如:‘与传统[方法A]相比,我们方法将计算复杂度从 \(O(N^2)\) 降至 \(O(N)\),并提高[指标]。’”
示例对比表(来自第 12 页配图,转为 Markdown):
| 方法 | 计算复杂度 | 召回率 | 运行时间 |
|---|---|---|---|
| 传统方法 A | \(O(N^2)\) | 85% | 5h |
| 我们的方法 | \(O(N)\) | 92% | 1h |
方法可视化(Visualization)
提示词
“请描述一张示意图展示整体框架:输入 → [模块A] → [模块B] → 输出。”
ASCII 流程(示意)
输入 --> 特征提取 --> 处理模块 --> 输出
示例代码绘图(Matplotli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x, y, label="Proposed Method")
plt.legend()
plt.show()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方法
“请按以下结构生成方法部分:
1)方法概述;2)问题定义(含数学符号);3)方法细节(含推导);
4)算法伪代码(含说明);5)与现有方法对比;6)可视化建议。”
实验 prompt(Experiments)
目标:验证方法有效性,清晰描述实验设置、对比方法、评测指标、结果与分析、消融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设置(Experimental Setup)
提示词
“请详细描述实验设置:数据集、预处理、硬件与超参数。例如:‘在[数据集]上实验(训练集 X、测试集 Y);硬件为[GPU/CPU];优化器[Adam]、学习率[0.001]。’”
🧠 Tips
- 数据集:来源、规模、划分(如 CIFAR-10:50k 训练 / 10k 测试)。
- 硬件:例 NVIDIA A100 (40GB) + Intel Xeon 64-core。
- 超参:例 Adam,初始 LR=0.001,余弦退火。
对比方法(Baselines)
提示词
“请列出对比方法与特点:‘与[方法A/B/C] 比较;[方法C] 在[任务]上 SOTA。’”
🧠 Tips
- 选择权威/最新方法(如 ResNet-50、ViT-B/16)。
- 引用来源(如“Smith et al., 2022”)。
- 可用表格简列方法与特点。
评测指标(Evaluation Metrics)
提示词
“请列出实验使用的评测指标并解释:Accuracy、F1-score、FLOPs 等。”
指标示例表(来自第 15 页配图,转为 Markdown):
| 指标 | 计算方式 | 适用任务 |
|---|---|---|
| Accuracy | 正确分类样本数 / 总样本数 | 分类 |
| BLEU | 生成文本与参考答案的相似度 | 机器翻译 |
| mAP | 不同 IoU 阈值下的平均精度 | 目标检测 |
实验结果与分析(Results & Analysis)
提示词
“请描述实验结果并分析优势:‘在[数据集]上,我们的方法在[指标]达[数值],较[对比方法]高[幅度],证明[改进点]有效。’”
示例结果表(来自第 15 页配图,转为 Markdown):
| 方法 | Accuracy (%) | F1-score | 计算复杂度 (FLOPs) |
|---|---|---|---|
| 方法 A | 85.2 | 0.76 | 5.3G |
| 本文方法 | 88.6 | 0.81 | 3.9G |
🧠 说明:结果可配合折线/柱状图;差异需合理解释(如结构改进/正则化等)。
消融实验(Ablation Study)
提示词
“请进行消融:移除[模块A]、仅用[模块B]、完整模型,对比指标变化,说明各组件贡献。”
🧠 Tips
- 聚焦关键模块贡献,确保结论具备因果性。
- 用表格或图表展示。
误差分析(Error Analysis)
提示词
“请分析失败案例并提出改进方向:‘在[场景]下表现欠佳,可能因[原因];可用[改进方向]优化。’”
🧠 Tips
- 配合失败样例可视化。
- 提出下一步可操作优化(数据增强、结构改进等)。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实验部分
“按以下结构生成实验部分:
1)实验设置;2)对比方法;3)评测指标;4)结果分析(含表/图);5)消融实验;6)误差分析。”
结论 prompt(Conclusion)
研究总结(Summary of the Study)
提示词
“总结论文目标、方法、主要发现:‘研究[问题],提出基于[方法]的方案;在[数据集/任务]验证优于现有方法[幅度]。’”
🧠 Tips
- 只总结既有内容,不引入新信息。
- “解决了什么 + 提出了什么 + 得到了什么”。
研究贡献(Key Contributions)
提示词
“以条列形式总结贡献:‘(1)新方法可有效[目标];(2)新数据集/评测;(3)SOTA 提升[数值]。’”
示例条列
- (1)提出融合多模态特征的 VQA 模型,提升泛化能力;
- (2)构建零样本 VQA 新数据集;
- (3)多个基准超过 SOTA。
研究局限性(Limitations)
提示词
“客观承认不足:特定场景表现不佳、数据规模有限、计算开销较高等;并给出合理解释。”
常见类型
- 泛化性、计算成本、数据规模。
未来工作(Future Work)
提示词
“围绕局限性提出改进:更高效优化、扩展数据集、引入新技术提升可解释性与稳健性。”
示例
- 计划扩展到跨模态问答;
- 利用更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结论部分
“按以下结构生成结论:1)研究总结;2)研究贡献(条列);3)局限性;4)未来工作。”
初稿结构拆解 prompt
目标:结合领域与目标会议,生成高质量初稿结构与写作要点/示例句。
理解研究领域 → 精准输出结构
高级提示词
“假设你是[研究领域]博士生,主题为[具体研究主题]。参考[目标期刊/会议]顶级论文,给出标准论文结构,并详细拆解每部分写作重点。”
小 Trick
- 指定目标会议(NeurIPS/ACL/ICLR/CVPR)以模仿风格。
- 明确论文类型(综述/实证/方法)。
- 结合任务差异(NLP:数据集构造/误差分析;CV:架构细节;ML 理论:数学证明)。
模仿顶级论文行文风格
高级提示词
“请模仿[目标会议]论文风格撰写初稿:语言精炼正式;句式遵循‘主题+方法+结论’;避免冗长句,优先短句。”
小 Trick
-
让模型以短句提升可读性:
- ❌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ha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upon previous methods in terms of both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 ✅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It improves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ver prior methods.
(上例为原文风格示意)
拆解各部分写作要点(附示例句)
高级提示词
“依据[论文结构]逐章节拆解要点,并给出 2–3 句示例文本(如:摘要 5 句话对应五要素;Introduction 强调问题/不足/贡献;Related Work 采用对比分析而非罗列)。”
小 Trick
- 分节生成避免一次性过长。
- 输出示例句更易模仿。
自动生成“论文对比表格”
高级提示词
“列出该领域关键研究,生成表格:| 论文 | 主要方法 | 主要贡献 | 局限性 |(每列 ≤ 20 字)。”
示例对比表(来自第 21 页配图,转为 Markdown):
| 论文 | 主要方法 | 主要贡献 | 局限性 |
|---|---|---|---|
| Smith et al. (2022) | CNN + Transformer | 提高 VQA 模型鲁棒性 | 计算成本高 |
| Lee et al. (2023) | 对比学习 | 解决视觉偏见问题 | 仅限小规模数据 |
提供“审稿人视角的改进建议”
高级提示词
“假设你是 NeurIPS/ACL 审稿人,请评审以下初稿并给出修改建议:创新性是否充分?问题与方法是否清晰?实验是否严谨?”
小 Trick
- 让模型模拟审稿人多次出具意见,提早发现主要修改点。
【懒人版】一键生成完整初稿
“请基于 NeurIPS/ACL/ICLR 的论文风格,撰写关于[研究主题]的论文初稿。
要求:结构符合目标会议格式;语言精炼;相关工作用对比分析;方法含数学公式;结果含 SOTA 对比表;并附审稿人视角的改进建议。”
投稿选刊提示词
结合论文内容精准推荐目标期刊
高级提示词
“你是学术期刊编辑。请基于论文内容推荐 3–5 个期刊,并综合:scope 匹配度、是否有近似论文、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录取率、页限/Open Access 等,并逐一给出理由。”
小 Trick
- 对照 scope 避免错投。
- 必须给出理由而非只列名称。
- 多个候选便于对比。
示例输出
-
ACL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适合:大模型在 VQA 泛化,与 ACL 近年趋势一致。
- 难度:顶会,录取率约 20–25%。
- 审稿周期:≈3 个月。
- 理由:近年强调多模态学习,契合方法定位。
-
Pattern Recognition (Elsevier)
- 适合:偏计算机视觉与深度模型优化。
- 影响因子:7.196
- 审稿周期:4–6 个月
- 理由:应用导向,相对顶会更易中。
(示例为原文中的展示风格)
预测目标期刊的“潜在录取率”
高级提示词
“请基于论文内容,预测在[期刊/会议]的录取概率并说明影响因素:新颖性是否足够?实验是否强?是否契合该刊偏好(如 transformer)?”
小 Trick
- 结合热点判断适配度(例如 Transformer 主题对 NeurIPS/ICLR 更友好)。
- 指出可能拒稿理由以便提前改进。
示例输出
“适合 ACL,成功率约 25–30%。可能拒稿原因:仅较 SOTA 提升 1.2%;消融不充分,缺少不同 loss 的对比。”
(表述源自文中样例风格)
分析目标期刊的“热点趋势”
高级提示词
“请分析[目标期刊/会议]过去 3 年的趋势,列最受欢迎方向;判断论文是否符合趋势,并给出提升录取率的调整建议。”
小 Trick
- NeurIPS 近年关注可解释性 AI、大模型蒸馏;ICLR 强调自监督学习。
- 若不契合热点,可调整实验或方法表述以贴合趋势。
示例输出
“若能加入‘如何提升大模型可解释性’的实验,NeurIPS 录取率或提升。”
给出“投稿踩坑指南”
高级提示词
“请列出[目标期刊/会议]常见拒稿原因,并给出规避建议。”
小 Trick(示例)
- NeurIPS/ICLR:创新性不足、消融不充分。
- ACL:分析不足、数据集太小 缺普适性。
- Nature/Science:不够 groundbreaking。
提供「Plan B 选刊策略」
高级提示词
“若未中[目标会议],请推荐 3 个备选期刊/会议,并说明优缺点。”
小 Trick
- 顶会失败 → 转投 IF ≥ 5.0 的期刊;再不行转 IF 2.0–3.0 降低难度。
示例输出
“若未中 ACL,可考虑: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F≈4.2):适合扩展理论分析;
• IEEE T-Affective Computing(IF≈3.8):适合强调情感计算部分。”
【懒人版】一键生成选刊建议
“请基于以下论文内容,提供最合适的投稿期刊分析,包括:
• 推荐 3–5 个最匹配期刊(附 scope、IF、难度、周期与理由);
• 预测录取概率与可能拒稿原因;
• 结合近 3 年热点判断契合度并给出优化建议;
• 列常见拒稿理由与规避方案;
• 若被拒,给出 Plan B 并说明优缺点。”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