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眼前 - young@CNblogs

missing u

导航

惨绿少年

湖边记  ★江川澜
纷红骇绿
    中文里的颜色组合,有时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我们常见的粉红骇绿、惨绿少年。
    其实粉红骇绿的“粉”字是个别字,应该是纷红骇绿,出自柳宗元的《袁家渴记》:“有小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全,冬夏常蔚然……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国语辞典》里对纷红骇绿解释如下:形容花叶繁盛,随风摆动的样子。这个纷与骇,也是个动感的意思。不过到了后来,书中多成了“粉红骇绿”。李碧华说,“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她这一说,也令我这样学养不深的人乱用,一不留神就写成了这样的词。其实纷,是繁杂,杂乱,重叠意。如枝叶纷披,并不能通假为粉披。古文中有大量的纷红骇绿,如龚自珍词《卖花声》的题记:“近世菊花纷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无论如何,这颜色,这字形,真弄得人目色迷离。
    而惨绿少年,也不是惨。唐代张固《幽闲鼓吹》里有一段:“唐潘炎拜礼部侍郎,会同列,其妻自帘中视之,问末座惨绿少年者何人。”令少妇能够动问的少年,大概不仅是帅哥,还得是酷哥,真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这个惨,通“黪”,浅青黑色。惨绿,深绿,指服色,并不悲惨,如同现在的很酷,也并无残酷之意。一个通假字,把个绿,弄出个惊人效果。当然还是翠绿、葱绿温柔,在古典小说中也见得最多,成了绿色的固定比喻。葱绿不纯正,带有农业时代的色彩。我看到一盘菜上的几颗葱花,葱绿其实该是郁郁葱葱的那种大面积。葱是春秋时期从帕米尔高原传到中原的,故而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而汉朝的刘兰芝就可以“指如削葱根”了。


杜黄裳

  据唐人笔记《幽闲鼓吹》记载,侍郎潘炎的妻子一次宴请儿子的同僚,遍阅诸人,独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曰:"补阙杜黄裳。"潘夫人不禁赞叹:"此人气质大异常人,将来必然成为一代名相。"此后,人们便以惨绿少年作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的代称。时光荏苒,昔日的翩翩少年杜黄裳果然荣登宰甫,一反过去朝廷对藩镇的软弱姑息,力主"以法度整顿诸侯",在不长时间内即讨平西川、夏绥诸处叛乱,令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元和中兴,以此为始。唐之藩镇割据,自代宗时形成,德宗发动平藩之战,反引发朱泚之乱,此后朝廷对藩镇一味姑息,有求必应。宪宗元和年间,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部将刘辟作乱,满朝文武都以西蜀险固,不宜生事,准备依旧例予以承认,唯独一介书生杜黄裳强烈反对,坚请讨除。他举荐高崇文为帅,又奏请不再让宦官做监军,使高崇文得以放手施为,鹿头山八战八胜,活捉刘辟,平定西川。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人心,于是奏请剪平藩镇,还政中央,整肃朝纲,纪律风气,为之一张。史称杜黄裳通达权变,有王佐大略,虽为相日短,比不上裴度的政绩彪炳,也没有武元衡那样悲壮的结局,故此可能给人印象不深,然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朝廷不再对藩镇妥协退让,诚为开风气之先的一代贤相。然而和他政治上的强硬立场相反,生活中的杜黄裳雅澹宽仁,一次生病,庸医误诊,将他整治得死去活来,别说是高官显宦(一般来说越是高官越怕死的说),就算一般老百姓,拔错一颗牙恐怕也会气得当场跳起来,何况象他那样给治丢了半条命的。杜黄裳却仍是一以贯之的淡然处之,始终不曾责骂加罪,可见他的修养和德行。

                                                          (摘自:唐史闲话之宰相风度)


posted on 2004-11-17 10:14  young lee  阅读(7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