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18 档案
摘要:这道题当初还以为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算法,dp还是搜索剪枝,没想到居然是道普普通通的贪心+模拟。这都没看出来,服了。 这道题错在两个地方: 数学推导有问题。我推导到了 n(n+1)/2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 va,vb; int main() { int a,b; ci
        阅读全文
                
摘要:这道题当初卡了我不知道多少遍,每次动手想做一下CSP认证的第三道题,都从这道题开始,但每次都被卡住。直接是连题意都有点读不懂,但是读懂了之后就会发现,这道题除了特别繁琐之外,好像也没用到什么很难的算法。 借鉴了这位大佬的思路:https://blog.csdn.net/xbb224007/artic
        阅读全文
                
摘要:这道题的逻辑比较简单,明白了思路之后,结合并查集模板,我花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写程序,却又花了两个小时去调bug!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啊。 算法是这样的:计算每两个顶点(我设置了包括自环,其实包不包括没太大区别)之间的连线长度,以及记录端点,设为边,设计edge这一结构体存。一共有n (n+1)/2条边
        阅读全文
                
摘要:部分和序列应用很广泛,但是我写的时候总是要想一想,花一点时间,而且总怕写错,现在记下来一个模板。 得到的从1到n(全闭)的序列就是部分和序列,b[n]就是从a[1]到a[n]的所有元素之和。
        阅读全文
                
摘要:昨天做的,今天才想起来,要写个博客,记一下这种矩阵题怎么做。 首先我没有意识到, 每个方向上累和,得到两个累和数组,它们的子序列之积,就是子序列对应的矩形区域范围内所有数字之和 ,说起来有点抽象,但是举个栗子吧, 就像用例里面的这张提示图,横坐标我选子列2,3,则和为5,纵坐标我选子列1,2,则和为
        阅读全文
                
摘要:这道题像是一道比较水的图论题,其实主要不是靠图论,而是考的全排列暴力法。 首先看到n define N 35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g[N][N],spot[N],stv[N]; vector va; void read_str(string s); int main()
        阅读全文
                
摘要:这道题写了接近两个小时。思路很容易想,但是bug不好调,尤其是这种暴搜的题。没看紫书解析,这道题独立做的。 bug出在下面几个方面 1.由于没有完全搞明白参数的意义,所以递归函数的参数多了1。本应该搜索sech(1,n 1),刚开始我一直搜索成了sech(1,n)。这是因为,第一个参数意为已确定的序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