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典语录
yanshuang369
读书名言

导航

 

2014年3月23日

摘要: 在对方陈述他们的观点、意见、看法和某种判断时,我们总爱否定他们,有时甚至会粗暴无礼地打断他们的话,说“你说得不对”、“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不同意你的说法”,等等,这一下便产生了火药味,双方争辩起来、争吵起来,进而还会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搞得双方都很没趣。 有时对方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或者很有道理时,我们也受虚荣心的怂恿,故意不同意对方,抢着说出我们的高见,其实我们的高见并非高见,而是些很蠢的话。我们只不过是想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出风头罢了。我们把对方的话视为一家之言,然后从另一种角度出发,大谈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的想法又何尝不是一家之言呢?我们对人家的反驳或补充毫无必要。只是我们太爱表现、太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3:06 yanshuang369 阅读(15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有的人说话,经常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在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结果无意中便得罪了人。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直话直说是致命伤——别误解,这不是在鼓励说谎。这里讲的是一种高深艺术,一种和斗牛相似的艺术。餐桌谈话的高手能够像斗牛勇士一样,挥洒自如地应付、闪避灾难。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人,他的厚颜与本领令了解他的人都要大喊一声“太妙了”。例如,有人问他:“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他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他根本没读过,然而谁会煞风景去破坏融洽的谈话? 另有一次,有人问他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他回答:“英文本没读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3:04 yanshuang369 阅读(16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人们都愿意与身份较高、能力较强的人交往,而不愿意结识整天垂头丧气、愁眉不展的人。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常与得意的人、能干的人接触交往,就会充满信心,认为自己也有能力了。 这样看来,当你向一个还不熟悉、不了解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不要把自己说得低了,不要过于谦虚。你可以适当地夸张一下,夸大你目前所干的事情,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夸大自己的良好感觉,这样对方才会感到荣幸,愿意与你交往。 如果把自己讲得一无是处,总在讲遇到的困难,讲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对方听了会感到失望,对你也就没有太大兴趣了。 当然,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春风得意的人,能力再强、地位再高的人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所以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3:03 yanshuang369 阅读(12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而另一种人却得不到幸福。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也就在于此。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总会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无论在什么交际场合,所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总有讨人喜欢的和不讨人喜欢的;无论在什么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总是有可口的和不可口的,菜肴也是煮得有好有坏;无论在什么地带,天气总是有晴有雨;无论什么政府,它的法律总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坏;天才所写的诗文有美点,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差不多每一个人的脸上,总可找到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3:02 yanshuang369 阅读(18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社交场合中,最让双方难堪的即某人的某句有意无意的话,某个有意无意的动作,造成了交际场上的冷场,大家手足无措,不知说什么、做什么好,只好将手搓来揉去,将腿颠来倒去,将脑子翻江倒海,可就是无法从这种场合中超脱出来。这就是尴尬。 也许你性格耿直、锋芒毕露,也许你别有用心、故意难为人,也许你的出身环境与人不同,也许你天生就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这并不是你让别人尴尬下不来台的原因。也许本质上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从不肯屈就他人,不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所以你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 当然,也许他人让你没有面子,下不来台。碰到这种情形,你应该思考用什么方法从这种尴尬场合中摆脱出来,好让自己表现得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3:01 yanshuang369 阅读(17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渴望能和才华横溢的人物成为至交,总认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气,那更是如鱼得水。 最叫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虚荣心作祟。由于虚荣心的蒙蔽,人类往往铤而走险、作奸犯科。 那么应该和哪些人交往呢? 1.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 首先,应尽可能结交优于自己的人,并朝这一目标而努力。结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见贤思齐;反之,若结交水平远逊于自己的朋友,难免同流合污。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然,我这里所谓的“卓越的人士”,并非是指家世显赫、地位超绝的人,而是指有内涵、为世人所称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体上可区分为以下两大类型:一为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其次则是指那些有着特殊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2:59 yanshuang369 阅读(15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人只要活着,说话、办事就难免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人的心理本能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因为这毕竟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会伤面子,脸上挂不住,况且还有可能承担某种因此而带来的责任。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许多时候,逼别人认错是一种不会做人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无疑会伤了别人的面子,对于自己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既然乐意认错的人如此之少,我们在韩碑日常生活中就少和别人争辩,因为争辩的目的常常是想显出别人是错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种面临争辩的事情暂且搁下。你可不要小看这拖延的措施,它可以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功效,就是让别人有机会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大多数人在感觉事情未能解决时,总要自己花点时间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2:56 yanshuang369 阅读(18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陈旧、呆板、枯燥的谈吐使人难以忍受,新鲜、活泼、生动的交谈使人感奋、共鸣,冷若冰霜的交谈令人倒胃口,笑容可掬的谈吐会使人心中春意盎然。有一腔热血、无限深情,有心与心的相撞、情与感的交融,才能使气氛活跃起来。听人谈话时,应该做出积极的反应,报之以点头、微笑、手势等“反馈”,就会使对方兴致勃勃,气氛就会轻松自如。你如发表见解,说话务必要干净利落、简明扼要。长篇大论的“演说”,往往会引起冷场,使人腻烦。交谈中务必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味,才会使场面活跃顺畅。佶屈聱牙、故做艰深的言谈,人们是决不会欢迎的。笑容是结束谈话的最佳句号,这最后的印象往往最难忘却,可以长期留在对方脑海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2:54 yanshuang369 阅读(22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借光计由来已久,中国自古有很多智慧谋略与之有关,比如,狐假虎威、攀龙附凤、借刀杀人、拉大旗做虎皮,等等。传统上对借光术评价不高,它为君子所不齿。诚然,小人惯会沾光行骗、欺世盗名、狗仗人势,但这并非借光本身的错误。只要动机纯正,借助各种外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它就是被社会承认的方式之一。我们不可对此妄加指责,斥其一无是处。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似乎一提借光便是借某人的势力,其实这是片面的误解。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情,都是借光的范围,比如祖宗、衣服、籍贯、才智、言论等等,不一而足。 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由于它没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2:53 yanshuang369 阅读(13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穿衣裳,一是为了御风挡寒,二是为了求得美丽,三是为了遮羞蔽丑。为人处世,谁都会有羞于启齿的隐私,或者是一些并不光彩的错误,不希望叫别人知道,这些隐私和错误势必需要很好地隐瞒起来。人们也常言:“家丑不可外扬。”自己的难言之隐谁也不想示人,以落下笑柄。因此,在生活中善于遮羞,对每个人来讲都不可或缺。 世事难料,隐私或错误绝非不会泄露,每个人都会有风雨出丑的那一天。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能手忙脚乱、丑上加丑。假如推倒了瓶子,结果又洒了油,何苦呢?其次要学会顺力和借力,切莫强遮硬挡,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三,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避其锋芒。千万不要让一个小小的把柄被人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23 12:52 yanshuang369 阅读(130) 评论(0) 推荐(0)
 
 
名人名言大全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