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gpt和其他方面的资料,对于昨天的网络层和链路层做出补充: 1.数据传输时两层基本都经过,网络层规划路由表(路由器跳转路径),装配ip地址(用来规划线路),封装和传输数据包在节点与目标设备之间,把链路层的数据帧转换为数据包。链路层则是节点之间的,物理层面,使用Mac这种物理地址定位。 2.注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3-14 23:00 tianyu-star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基本的那种看了一遍熟悉了实际开发时的基础结构,然后就是接口文档知道怎么搞了(有一说一,用apifox确实有点方便)。然后就是写了两个功能但没有补其中的一些关于异常和线程方面的bug,明天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3-14 20:49 tianyu-star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第五节学习内容:1.总体上的分层传输的概念,通过本地地址数据分包传输,通过载波检测多路监听这种技术使得在链接层不会冲突或者冲突后发生其他损失,具体上是在实物处产出时就有地址,数据包检测这种地址来明确到哪里才停下。 2.ip地址和硬件上标注的序列号不同,这是会变化的,代表的是使用者的物理实际地点。形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3-13 16:57 tianyu-star 阅读(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通过第四节课了解到在20世纪末期的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称得上“百家争鸣”了,技术的井喷,开源的互联网被建立,奠定了21世纪到现在的繁荣盛世,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3-13 14:27 tianyu-star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三期课程主要包含了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从二战英国,波兰对抗德国的密码战所催生的对于计算机的启蒙发明创造,之后计算机从机械结构衍生到电子管结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不得不说,计算机和物理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紧密相连。无论是二战时构建原始的计算机还是之后美国大学促进互联网的出现和计算机的发展。这里我切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3-11 22:09 tianyu-star 阅读(20)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