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fn

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共同渡过 还有黄舒骏

Posted on 2005-04-24 00:21  szfn  阅读(935)  评论(5)    收藏  举报

翻出来张国荣这首歌,是演唱会版
在民工版看到发布的最近演唱会,有10月21/22日 黄舒骏上海演唱会 东方艺术中心

我们这一代人当中,记得黄舒骏的恐怕不多了吧,他与张洪量、陈升、郑智化并称为"台湾四大怪杰",都是不曾特别红,可是会一直在人们的视线中不曾消逝,可能只是从幕前到幕后。

那些专辑,不仅是音乐本身,也是心路历程。
黄毕业于台大的大气科学系,后成为音乐人。有才华的人,根本不用在意学的是什么专业之类的条条框框。
可以称为音乐人,而不是通俗意义上的艺人,在那个时代,我手写我心,个人风格鲜明,歌迷分得也很明显,保存着很多的理想主义,受商业化的影响还不似现在,许多方面还处于一个单纯的状态,可以称为华语音乐的黄金时代吧。
不像现在会把帽檐压弯的Jay,会用那种无所谓的口气说:hey,方文山,便当在哪里啊,如今新一代的作词的人,如方文山拿来和黄舒骏、李宗盛比起来也显得直白,少些味道。现在包装多了,真诚少了,虽然也是社会大势所趋。
毕业后,黄舒骏投身于歌林唱片公司,在1988年推出了他的首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一手包办词曲,崭露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出世的空明,力求描写一段横跨80年间台湾三代历史的沧桑;
第二年,黄舒骏推出了他的第二张专辑《雁渡寒潭》,所表达的爱情、政治观也在学子中得到了共鸣和肯定。
好比韩国,台湾需要服兵役,黄也不例外,然后成为一个俗称的阿兵歌。当兵会离开一阵子,有些东西就自然而然的离开或者不用顾虑了,包括感情常常会淡去而分手,所以康康有一首恶俗可是却真切的描述此类的《兵变》,说是兵变,实乃情变。

会离开纷繁的社会隔离一阵子,倒反而没有什么约束可以放开手脚创作。入伍前推出了第三张,在黄舒骏的前三张专辑里,都侧重于情绪的抒发和人生观的表白,多少有点自传的色彩。他吟唱的是他内心的苦闷,也是80年代末青年共同的困惑。但他往往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让人感到故事的主人公并非歌者,而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视野令他跳出个人悲欢,从更高的层次展开世态人心的画卷。人们在被他流畅简洁的韵律感动之前,往往就先倾倒于他透彻的洞察力,犀利的文笔和智慧的词句了。

 

听黄舒骏得到的不是像罗大佑那样浑浊的诗意,也不是如年轻时的李宗盛在钢琴跟前演绎《鬼迷心窍》收尾处抬头扶一下镜框的腼腆与得意,而是很个性的清醒、很敏锐的冷静和很忧伤的轮回,是心灵的历练和感触。
黄舒骏最好的歌,每一首都是一声叹息,每一声叹息都叩打着人生的问题,他把一种激情从心的很深很深的底层提起来,再把它接到心的很深很深的底层去,从思想的实质上说概括到一句,“对人生的无情否定后的热情赞美”。
快歌如《恋爱症候群》般浓情似火,充满了灵气逼人的华彩乐章,仿佛一颗不安的心脏永远不满足于正常的律动,如某周末大学里几个ws男在熄灯后的的寝室里给朋友演示自己的新作品,慢歌如《未央歌》,柔情似水,细致得几乎不放过人体的每一个细胞。
此刻就在听《未央歌》,这首写给他同学及好友的歌,要表达的心情,基本上是一种"失乐园"的伤感,为逝去的少年情怀,为漂泊四海人事全非的同窗,为往日那种质地粗糙却至真至情的喜悦……这一切,便组成了"少年的我+未央歌+少年的我的感动与梦"。这也许也暗寓了黄舒骏对往事把握不住的无奈。年少时的他才华横溢、洞悉人情,凭着把握历史脉搏和宿命轮回的灵性赢得无数知音。成熟后,他收敛起狂傲与苦闷,一再试图用蜕变找到真正的自己,却迷失了方向,无人喝彩。黄舒骏曾表明:什么年纪玩什么游戏。当他步入真实的社会,就放弃了象牙塔中的叩问苍天和苦苦追寻,不想把自己打扮成永远的悲剧英雄 。别无所求的他只想展露这一刻的真实心态,而不是求得旁人的掌声。他听从宿命的召唤,与同代人一同成长,一同蜕变,一同逐渐远离美丽纯真的情怀,一同跋涉在世俗的长路上。不粉饰什么,也不故作清高,只忠于起初的人生和内心的呼唤。这样的黄舒骏也许不是永远会带来新体验的歌者、诗人和哲人,却值得期待与关注他的下一步该迈往何方。
坦然勇敢的接受成长,不急躁也不沉溺或者逃避。
且唱且珍惜,就如同昨夜演唱会阿哲的有首且行且珍惜,在本科毕业那次VOS晚会上的般。
专辑不用像我们招工作般,把那些都一一列出来了,就如同会在cv上头写满密密麻麻的项目经验一般。
不过我现在项目经验都已经很少写了,只有一页的cv,概要的提一下,爱看不看。
cnblogs是一个要有些技术氛围的地方,离职了暂时没什么心情原创码字,或者像Eddie看到很赞的《旅行的意义》会自己完全从书上敲字下来,技术方面的体会暂不多写了,ZZ一篇自己去年八月在百合上写的来,充数一下

作 者: szfn
标 题: 已经夜里两点
时 间: Fri Aug 20 01:53:56 2004
点 击: 20

一边在看着奥运
一边在debug
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
一切都是逻辑

不论是从verilog的ic design(学校里好多小朋友玩的是vhdl)
还是到dsp arm上的assembly
抑或驱动
抑或mfc .net framework上的应用
或者j2ee/se/me
不论是什么领域 媒体与图像 网络 database 貌似高深的算法
虽说接触过些
这里好像是在堆砌着名词
要让牛人们见笑了

有些对业界的思考
国内真的很少有做深刻的研发的
大多牛单位在这里做做testing 本土化 以及部分非核的东西
对于这些
本科生大多可以应付
至少培训个一段时间 对于本领域的都游刃有余了
然后可以死心塌地
也只能死心塌地在里面卖命
读硕会让人对于整个这个技术的世界有个overview
读博可能是对细节的微观深入吧
我是小硕
这就不多发评论了

想想以后如果就这样天天coding
虽说也是一门手艺
的确没有什么挑战
m$有个臭屁的人讲
业界这家最大的软件提供商没有什么一个月之类学不会的技术
虽说有些言过其实
的确
技术的门槛的确不是很高
即使要是精通需要时间的积淀

回到业界
许多人说不想做技术
或者说是纯技术的路线
跟同学笑谈间也提起
说纯技术是算走的清纯路线

有着浓厚技术背景的人可以做什么呢
其实什么都行的
管理之类不提
这些已经回到老路子上
咨询跟售前支持呢
其实就是一个管道
负责客户工程师之间沟通
单论技术跟市场需求
可能都不是很强
但沟通这两者
需要两边都有sense

正在举重比赛
看到土耳其一个帅锅taner sagir
很有型的样子
牛人我一向很钦佩的
包括有本事很挑的
以及有本事又有些低调的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期望如此
毕竟还是有点不够成熟的
一步步来咯
总是有自己步伐的节奏
不急不徐
中而正

期待幸福
愿修身齐家
达则兼济天下


周五晚饭,跟J说起来许多,老话题,工作,钱以及这个年纪大家都会碰到的事情。
J提到许多人不懂得珍惜,视别人的付出为理所当然;其实大家都很平等吧,不理不求那样的不平等的幸福,争取来了照样还是不平衡,不会幸福。
如同在马来西亚,演唱会上那首《故意》临结束时,光良/品冠/黄嘉千在舞台上对视款款的唱来:
感情不能勉强 不是互相讨好就好 苦苦哀求 其实不能怎样
不是我要故意对你好 你可曾明白到我为何要这样 难道真情逃不过煎熬 是你不敢要还是你根本不需要

附带说明,只是贴歌词部分,跟J通篇照抄的风格还是不同的


在餐馆,J说,汤匙要这样拿,喝汤的时候,向外舀起来,然后再把匙转过来对着自己,抬转起手腕送到嘴里,这样表示对人家的尊重。
旁边一engineer模样的人跟一个老外在玻璃台子上开了台laptop,讨论一个看上去满专业的软件,因为是在福州路上,可能是Autodesk的人在谈生意吧。
晚上在三教木质的桌椅,并不比餐馆里玻璃的差,802.11g的速度也一样,虽然没有音乐,可学校里宁静的气氛永远是外头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