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脚印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  :: 管理

1971年,心理学家Danny Kahneman和Amos Tversky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问统计学教授一些不像统计学的统计学问题,其中一个大概如下:假设你生活的城市有两家医院,一家大一家小,某一天,其中一家医院出生的婴儿有60%是男孩,这更有可能是那家医院?很多统计学家回答(在闲谈中)选择了大医院。实际上统计学的基础就是大样本更为稳定,对长期平均值的偏离(在这个例子里男女性别比例为50%)比小样本更小(就好比抛硬币,抛的次数越多正反面出现的比率越接近50%)。统计学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们都好像遗忘了。(例子摘自《黑天鹅 》) 统计学家为什么会犯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关键在于这是一个“不像统计学的统计学问题”,而且是“在闲谈中”进行的。这时统计学家就放松了“警惕”,不再使用统计学的思维方式,而是像普通人一样靠直觉来思考了。这说明我们的大脑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在特定的场合会采取特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身处在何种情境或领域中会影响到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反应。教室是一种领域,日常生活也是。在教室中以某种角度理解的逻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的对待,只我们要一离开教室的门,就会把各种知识都抛在脑后。这就是所谓的人的思维具有领域特殊性。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被试(皆为大学生)分为几组。第一组直接开始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但这样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第二组则会先阅读这样一段军事材料:一小撮军队如何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发动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结果,第一组只有10%的人想到了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第二组想到答案的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了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最后还有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比例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例子摘自刘未鹏《逃出你的肖申克(一)》) 这说明,人类是难以自觉的把知识从一种情况转移到另一种情况,或者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一方面,我们面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问题,不晓得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思考,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永远停留在书本上,难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我们面对抽象的问题时,也不懂得类比身边具体的例子加以解决。人们能够不费力的在社会环境下解决一个问题,但在它以抽象的逻辑问题形式出现时就不知所措。 心理学家Leda Cosmides想出了这样一个游戏:如果给你四张卡片,分别表示字母A、D,和数字3、6。游戏规则是标示元音的卡片背面一定是偶数。你必须翻开几张卡片,才能证明这条规则?答案是两张,分别是上面有A和3的卡片。大部分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没猜对。他们通常只会回答A卡,或者A和6两张卡片。这个问题很难。那么这个问题呢:假设四个人在酒馆里喝酒,一个人在喝可乐、一个人是16岁,一个人在和啤酒、一个人是25岁,我们得检查哪个人的身份证,才能确保他们没有违法?几乎所有人都能答对,只要检查喝啤酒和十六岁的人。这两个游戏其实完全一样,差别在于后一个是以人为主角,而非数字:比起处理抽象世界的问题,我们一遇到和人类相关的问题时,会熟悉得多。(例子摘自《引爆趋势 》) 由此可见,人类其实有两种思维模式,并且会根据所处领域的不同而有所选择。第一种思维模式是自动的、直觉的、快速的,根据以往经验下意识的做出判断。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只要“意识”到有老虎,就会立马撒腿跑人,而不是在那里思考究竟是真的有老虎袭击,亦或仅仅是视觉上的错觉。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迅速的做出判断和决策。如果我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头到尾仔细分析一遍的话,不仅会显得反应迟钝,而且也难以适应这个世界(我们的祖先早被老虎吃光了,也不会有我们了)。 但是这种直觉式的思维也会导致各种错误。你能看出下面这幅画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估计你看不出什么问题。其实在真实世界里,马飞奔时在腾空的一刹那,四蹄不是呈八字型分开,而是呈V字型合拢。下面这一幅动画是Eadweard J. Muybridge用多台照相机异步拍摄的,才是马的真正跑姿。(例子摘自李笑来《感觉有多不可靠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每天都看着太阳东升西落,很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伽利略才通过科学的观察研究证明了是地球绕太阳转。(至于今天你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仅仅是因为你上学时老师是这么告诉你的,并不是因为你比前人聪明了多少。)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是人类的本能,是各种非理性的源泉。因此人们也就呼唤另一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有条理的、逻辑的、缓慢的、有自我意识的。我们在看书、学习或特定场合研究时一般使用这种思维模式。理性思维的能力需要我们后天努力训练才能获得。但是掌握了理性思维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完全够摆脱非理性的错误,也仅仅是能够减少而已。 那么如何培养理性思维?个人觉得一是多问为什么,保持好奇和质疑的精神,不要轻易下结论,避免跳跃性思维。一般人都是直接从现象到结论,缺少中间的推理分析过程以及事后的检验,比如以貌取人就是典型的跳跃性思维。电视上播什么你就信什么也是一样的道理。二是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时刻提醒自己论点是什么?论据(理由)是什么?论证前提、假设是什么?证据是否可靠?推理过程中是否有犯了逻辑谬误?译言上有一篇文章对常见的逻辑谬误 作了很好的介绍。除此以外,对人类的认知偏差 也应当有适当的了解。读好书好文章也是好办法。第三,既要有输入也要有输出,写作也是很好的思考 ,教是最好的学。经过中国教育的多年摧残,我们大部分人都对学习和写作有了本能的反感和恐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其实在中国上学和学习有时不是一回事情 。思考确实很累人,养成一种新的思维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轻易达到,除了反复的运作练习以外别无他法。 至于说如何能够将我们学到的知识主动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记忆(知识)从我们的脑海中提取出来。第一,良好输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输入,在输入时也就是在学习记忆时,应当使知识更加有条理,有逻辑,剥离细枝末节,抽取归纳知识精华。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记忆。第二,增加更多提取线索有助于日后更好的回想起来。研究表明各种环境因素,如颜色、气味、声音等等都能够有助于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会那么让人难以忘怀?因为那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烛光、优雅的环境、可口的美食、动人的脸庞等等无一不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很轻易的就能够回想起当时的每一个细节。第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还能运用到什么地方?尝试举自己身边的例子,并想象模拟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以后再面对相同或类试的情况时我们就能够轻松应对。对于如何更好的学习和记忆,刘未鹏的《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有着更为详尽的剖析。

posted on 2010-03-17 13:50  qingyin  阅读(3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