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对称加解密应用广泛,它的存在是致力于解决密钥通过公共信道传输这一经典难题。对称加密有一个天然的缺点,就是加密方和解密方都要持有同样的密钥,而这个密钥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会被截获,从而使加解密失效。 阅读全文
非对称加解密应用广泛,它的存在是致力于解决密钥通过公共信道传输这一经典难题。对称加密有一个天然的缺点,就是加密方和解密方都要持有同样的密钥,而这个密钥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会被截获,从而使加解密失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05 16:58
西安衍舆航天
阅读(152)
评论(0)
推荐(0)

很多软件工程师都认为MD5是一种加密算法,然而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作为一个 1992 年第一次被公开的算法,到今天为止已经被发现了一些致命的漏洞。本文讨论MD5在密码保存方面的一些问题。
前面介绍了对称加密算法,本文将介绍密码学中另一类重要应用:消息摘要(Digest),什么是消息摘要?简单的定义是:对一份数据,进行一个单向的Hash函数,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Hash值,这个值就是这份数据的摘要,也称为指纹。
前文讲述加解密时,直接将密钥写在了python源代码中,这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手法。应该将这类与代码加功效无关的信息保存到配置中,随时可以需要进行修改。
上文介绍了命令行方式来对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本文将继续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快速简易的GUI界面方便操作,先上代码看效果。
如果在代码中写死了(hardcode)文件名,每次要加解密文件都要去改python源代码,显然有些太笨了。为此,可以使用命令行参数来在不改动源代码的情况下,对命令行参数所指定的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也可以指定加解密后输出的文件名称,以方便使用。
在计算机世界里只有二进制。唯有人类才会对数据进行类型与价值判断。例如,认为某些文件是文本文件、是WORD/EXCEL文件或者是图片。对于加密算法来说也是一样的,加解密算法处理的只是字节流,根本不关心所谓的文件类型。
上文讲的古典加密算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在密码史上是使用最久的加密方式。历史上由于算力有限,加上有学识的人有限,所以直到概率论出现后,古典密码才开始破防。归根结底,英文单词中字母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e以12.702%的百分比占比最高,z只占到0.074%,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百科查字母频率详细统计数据。如果密文数量足够大,仅仅采用频度分析法就可以破解。如果再加上现代计算机强大的算力,凯撒加密算法更是不堪一击。
本系列文章不讲解python的基本语法,本着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如前文所述,首先要建立一个字母表,接着实现一个对字母表的移位。
在实际应用时,密钥其实就是位移的个数。但这个数据规模在过去人类没有计算机的时代,靠人类有限的脑力与经验,确实很难猜出来,所以,移位密码是非常经典的算法。直到现在也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加解密,一般人不明就里,也就很难猜出其中的规律。但是,在现代计算机高科技面前,这种密码却不堪一击,只能算是玩具性质的益智游戏罢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