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来佛法的显与密就是翻译和没翻译的区别。。。杯具,那念叨没有翻译的梵文,是直接受梵文音节变化的感召,还是直接学习梵文这门外语来理解经文?前者的例子之一是《普庵咒》,就是文字音节变化组成经文;后者的例证呢,比如很多老和尚都是会梵文的,很多梵文经书,根据不同老和尚的翻译就有不同版本的中文经书出来。下面这段是来自某版本《般若多罗密心经》的注解,针对《般经》最后一段的理解。“[注二十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佛法本来分为显密两种,显明者,佛经借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4 22:32
Biiigfish
阅读(1888)
评论(7)
推荐(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