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ITIL(IT Information Library)市场已经初期酝酿过程,可望于2007年开始大量增长。

“经过数年的市场教育与推广,ITIL已在2006年开始收割,到2007年将是新阶段的开始,”IDC软件产业分析师陈志杰指出,随着过去几年在系统整合商与少数领先企业开始取得ITIL认证及教育训练,并开始局部导入ITIL项目,本地市场可望从2007年逐渐进入企业大量导入及建置期。

陈志杰在CA举行的ITIL亚洲论坛时,说明本地企业导入ITIL状况。
 
所谓ITIL是将企业IT视为服务公司业务使用者的部门,ITIL提供一套框架说明服务支持(service support)与服务传递(service delivery)包括哪些作业,而每项作业的执行流程。

根据ITIL这套框架,服务支持涵括服务柜台(Service Desk)、意外、问题管理、组态、变更、上线管理,服务传递则包括服务层级、容量、IT服务永续、可用性及IT服务的财务管理。

ITIL由现任CA ITIL实践经理Brian Johnson所提出。原先只在英国通行,不过现在也推行到美国及亚洲地区。ITIL的管理精神也导致ISO 20000等标准的制订。

虽然ITIL只是一套管理流程框架,不过多半要借由导入IT软件及顾问服务来协助。较主要的软件供应商包括CA、IBM、惠普、BMC等企业,提供各种管理工具以及组态管理数据库(CMDB)。而这些企业也与像Pink Elephant等专门顾问公司合作推广。IBM服务事业部也提供ITIL顾问服务。

IDC预测,亚太地区ITIL市场总值,将从2005年4.6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7%。而台湾市场则可从1900万增长到近3000万美元。

在政府及IT厂商的推动下,台湾地区已有许多企业要求员工取得最基础的ITIL Foundation认证,而根据宏碁等进度较快的公司,也有员工取得IT Service Manager认证,这是ITIL中的较高等级的认证。

相应于目前取得的认证种类,台湾企业目前实作ITIL都是以解决基础问题为主,因此在解决方案导入方面,以意外管理(instant management)与问题管理(problem management),陈志杰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地区目前仍停留在“服务支持”的层次。

但随着企业导入的深入愈来愈提升,以及取得高等认证的家数愈来愈多,“服务传递”在企业导入ITIL的比例会逐渐增加。陈志杰认为,2008年即可看到此类项目的出现。

posted on 2006-11-30 21:50  沧海-重庆  阅读(3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