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Microsoft365
揭示Microsoft365的全新功能,解密其过人之处!
摘要:我要是没记错,Reduce这词是减少的意思,可是当他作为Excel函数出现时,我真没看出哪里Reduce了…… 好吧,其实可以换种理解,缩减了嵌套(帮助里写的是“将数组缩减为累计值)。 来来来,把下面不规则的A:D列的数据整成F2:K7这样一堆,函数公式要怎么写? 这要搁以前,就得先把A2:A4和转
阅读全文
摘要:Scan看上去简单,就四个字母,其实,嗯,很内涵…… Scan的基础用法就三个参数,好吧,实际应该算是四个参数: =Scan(初始值,数据源,Lambda(定义名称1,定义名称2,运算)) 以上,不算废话的废话,但总归没有具体的示例来得实在,来~上示例! 示例1:数据累乘 =SCAN(,A2:A4,
阅读全文
摘要:使用了递归的Lambda,参数必须是序列数吗? 当然不是! 来看看这个例子:根据科目代码和科目名称,用公式完成完整的科目名称 自定义的名称是Itm,Itm的参数是Lambda中定义的参数x,也就是A列。公式如下: Itm=LAMBDA(x,IF(LEN(x)>4,Itm(--LEFT(x,LEN(x
阅读全文
摘要:递归,应该算是个数学问题吧,但它并不只能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解决Excel里的迭代问题。 ExcelHome的系列丛书之一,《Excel2019函数与公式应用大全》的第481页示例25-4,就是一个带计算器的迭代问题,这类问题不用迭代也可以,但需要加辅助列:E列是序列数,F列是计算结果,当E列大于2
阅读全文
摘要:递归,这名词出现在了Excel函数集团,是的,你没看错! 但递归在工作表函数里,也不是无限制的用,而是有以下条件: 需要Lambda出马 需要一个开关 需要自定义名称 先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定义一个名称,其参数是几,结果就是几。 x是Lambda自定义的参数,也是Fx的参数 x是数值 开关可以用If
阅读全文
摘要:2024-1-25更新 综合练习: 转换结构-一列转二维表 依次替换 递归示例 Let LET函数 Lambda Lambda公式,函数公式or函数名? 递归之一 递归之二 递归之三——完整的科目名称 MakeArray 华丽丽地越过了多维引用的MakeArray ByRow/ByCol 有了ByR
阅读全文
摘要:先看看这个:华丽丽地越过了多维引用的MakeArray 再看看这个:有了ByRow和ByCol,MM函数还要怎么混? 原来,能越过多维引用的不止以上几位,还有一位Map 题目要求1,将A10:C17这个区域里的每一行进行最大的计算,再把结果进行求和; 题目要求2:将A10:C17这个区域里的每一行进
阅读全文
摘要:先看看这个:九九乘法表新玩法 里面有个MakeArray的解法,但其实,MakeArray的强大之处还不止于此,比如,人家可以华丽丽地越过多维引用。 比如下图所示,需要对每天记录中的最大值进行求和,传统的多维引用公式有点烧脑…… =SUM(MAXIFS(OFFSET(B1:D1,ROW(1:8),)
阅读全文
摘要:Lambda可以说是相当颠覆函数传统概念的一个家伙,在这之前,但凡工作表函数公式的组成部分都是至少三部分:等号、函数名、一对半角的小括号。而这对半角小括号就是这函数的一堵围墙,围墙内的属于这个函数,围墙外的与这个函数无关。 可是我们来看看人家Lambda函数长啥样了(以九九乘法表公式为例): =LA
阅读全文
摘要:Excel的【数据】选项卡下,多了一个【从图片】的按钮,这个按钮所实现的功能就是提取图片中的文字数字,可以将图片表格转换成可编辑的数字表格。 等待自动分析完毕后插入数据 原数据与提取数据的比对 数据源越大、数据结构越复杂,提取结果的正确率也就越低。
阅读全文
摘要:【录制】》【相机】 点击以后,PPT页面右下角(可调)会多出来一个视频小框,显示的就是本机电脑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内容。 这样一来,PPT里加入了演讲者的真人秀,展示起来更加生动。
阅读全文
摘要:快速访问工具栏不需要自己一个一个定义了,直接一键生成常用按钮,适用于长宽比较大的电脑。
阅读全文
摘要:【视图】选项卡下多了个【导航】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工作表中的工作表、连续区域的数据、超级表、自定义名称、数据透视表、图形图片等非单元格对象。
阅读全文
摘要:【数据】》【数据验证】》【序列】,来源可以从工作表里选上一列(或一行),好多好多好多东东…… 结果,输入的过程从费劲地敲键盘变成了费劲地找啊找啊找…… 不过,以上,是老皇历了! 最新的Microfosoft365,人家可以酱紫: 唯一觉得还有些不足的是,只能从左往右,不能把只要包含的都拎出来。
阅读全文
摘要:问题:如何在单元格里录入身份证号? 答案1:先将单元格数字格式改成文本,再敲键盘。 答案2:先输入一个半角的单引号,再输入数字。 以上答案,正确,但是…… 好吧,再来一个晋阶的问题:如何将别处的身份证号粘贴到单元格中? 答案,那个,步骤有点多哈…… 第一步:将单元格数字格式设置成文本 第二步:复制别
阅读全文
摘要:曾经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根据球色算每个人的得分: 以前,我们用MM函数: =MMULT(FIND(B2:F4,"红橙绿啡蓝粉黑"),ROW(1:5)^0) 现在,我们用ByRow函数: =BYROW(FIND(B2:F4,"红橙绿啡蓝粉黑"),LAMBDA(a,SUM(a))) …… 好吧,你可以
阅读全文
摘要:传统的九九乘法表函数: 普通公式 =IF(COLUMN(A1)<=ROW(A1),COLUMN(A1)&"×"&ROW(A1)&"="&ROW(A1)*COLUMN(A1),"") 数组公式 {=IF(COLUMN(A:I)<=ROW(1:9),COLUMN(A:I)&"×"&ROW(1:9)&"=
阅读全文
摘要:将数据按B列中的斜杠拆分,结果如图右表: E列使用公式: =TEXTSPLIT(TEXTJOIN("/",,B2:B4),,"/") 公式先使用TextJoin函数,将B2:B4全部按斜杠合并,变成“A/BB/CCC/甲/乙/XX/丙丁” 再使用TextSplit函数,将合并的结果按斜杠拆分,分隔符
阅读全文
摘要:透视列:从左表到右表 日期、姓名、班次分别使用了三个公式: 日期:=UNIQUE(A2:A26) 姓名:=TRANSPOSE(UNIQUE(B2:B26)) 班次:=WRAPCOLS(C2:C26,5) 自从有了堆叠函数以后,这么个东东一个公式也可以搞定了。 =VSTACK(HSTACK("",TR
阅读全文
摘要:逆透视:从左表到右表 三列可以分别使用三个公式: H2=TOCOL(CHOOSECOLS(A2:A6,1,1,1,1,1)) I2=TOCOL(CHOOSEROWS(B1:F1,1,1,1,1,1)) J2=TOCOL(B2:F6) 自从有了堆叠函数以后,这么个东东一个公式也可以搞定了。 =VSTA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