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帅气一匹马

 
 

Powered by 博客园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随笔分类 -  电机&控制

1 2 下一页

学了七年的东西啊。。。
 
齿槽转矩频率是LCM(2p,Qs) 推导
摘要:从3-4: 对于永磁体产生的磁密,去任意 i 次,对于齿槽产生的周期性磁导,取任意 j 次,相当于把两个∑ 展开,将sin(θm)和cos(θm)积化和差, 得到 等式4 , 因为在 0 - 2pi 范围内,sin/cos(k*θ)的积分均为0 ,所以只有当 ip - jQs = 0时 上图四个三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19 14:42 帅气一匹马 阅读(3000) 评论(0) 推荐(0)
斜槽分析/maxwell 2D斜槽设置
摘要:斜槽系数的分析和绕组系数分析是一样的,可以放在圆周内去计算。可以参考电机学第四章 齿谐波频率: v = k*(Z/P)+/- 1 Z为槽数,也是齿数,P是极对数。一齿加一槽,形成一个齿谐波。而一对极对应一个基波,所以如果在一对极中有两个槽,那就有两个齿谐波。 +/-1 目前不知道为啥 斜槽系数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16 17:19 帅气一匹马 阅读(3891) 评论(0) 推荐(0)
集中绕组和分布绕组
摘要:<ignore_js_op> 集中叠式绕组.jpg (10.57 KB, 下载次数: 30) <ignore_js_op> 集中非叠式绕组.jpg (13.42 KB, 下载次数: 18) <ignore_js_op> 集中叠式绕组1.jpg (22.08 KB, 下载次数: 16) 集中叠式绕组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9-17 16:33 帅气一匹马 阅读(10107) 评论(0) 推荐(0)
PI
摘要: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套PI的,只有满足上述这类的数学关系才可以。 转速经过PI调节得到电流也是有原因的。从下图中可以发现,转速 = k*Iq/s,s是拉普拉斯算子,所以也是满足积分,比例关系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13 12:45 帅气一匹马 阅读(675) 评论(1) 推荐(0)
DTC
摘要:reference: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的研究——林伟杰 对于直接转矩控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开关表 外加 bangbang 控制。 控制方式:控制两个变量即定子磁链大小、定转子磁链夹角。每次选用一个电压矢量。由此可以设计出一个最佳开关逻辑表。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所采用的一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13 11:47 帅气一匹马 阅读(337) 评论(0) 推荐(0)
single-/double-layer的互感
摘要:结论: 1.单层(隔齿绕制)的互感比双层的互感要小, 2.但是如果电流过大,导致定子轭部过于饱和,那么单层绕组会在定子轭部产生互感耦合(注意并不是在其他槽绕组中) evidence1: evidence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7-02 16:54 帅气一匹马 阅读(197) 评论(0) 推荐(0)
弱磁扩速
摘要:一般,永磁同步电机在基频以下采用的控制策略是: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可以得到转矩和Id Iq的关系如下: 因为q轴代表永磁转矩(Tem),恒转矩曲线上各点是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合成。当转矩较小时,最大转矩电流比轨迹靠近q轴,表明永磁转矩起主导作用当转矩增大时,与电流平方呈正比的磁阻转矩要比与电流近似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30 22:00 帅气一匹马 阅读(1845) 评论(2) 推荐(0)
Maxwell 操作心得
摘要:1.先 unite 再 coverlines 2.瞬态分析,需要构造band模型将静止的部分和运动部分区分开,一般建立在气隙中,在运动选项设置中有用;由于瞬态分析,动静部分分离,需要构建一个包含运动转子求解域的内层面域和包含整个电机的外层面域。(内域可以不要 但是 外面域一定需要 要不然不能ana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23 13:11 帅气一匹马 阅读(1770) 评论(0) 推荐(0)
转矩的计算?
摘要:u=Ri+Ldi/dt+e U=LpI+wGI+RI 矩阵形式 感觉电机都能写成上述形式(猜测而已。)工磁书中已经阐明了,随笔最后解释。 ITU=ITL pI + ITwGI + ITRI 可以发现输入总电功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存储在定转子电感中的,并不会产生转矩;第二部分是耗费在电阻上的,产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12 21:20 帅气一匹马 阅读(961) 评论(0) 推荐(0)
纹波转矩
摘要:纹波转矩:负载时定子磁动势与转子电磁特性( 包括转子永磁体 磁场以及转子磁阻的变化) 相互作用产生的转矩。说白了也就是定子磁场谐波和转子磁场谐波互相作用产生的转矩。在正弦波电机中主要是由转子磁势分布偏离理想波形造成的。在方波电机中,除上述原因外,更主要是由于控制器设计和电机内存在的电感使得定子电流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11 15:15 帅气一匹马 阅读(2702) 评论(0) 推荐(0)
旋转磁场??
摘要:电机学P117页,说到气隙中磁场非正弦,于是傅里叶分解一系列奇次谐波,转速和基波一样。 电机学P127,三相绕组的合成谐波磁动势,分析可知只有6k±1次谐波,而且正转/反转 而且转速为n/ν。 ?????难道书写错了 错是不会错的,这辈子都不会错的。。。 所以问题在哪?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09 10:36 帅气一匹马 阅读(973) 评论(0) 推荐(0)
隔直电容
摘要:为什么电容电压滞后电流? U=Q/C,所以只有电容两端Q改变,U才会改变,Q改变就是电流,所以电压滞后电流 为什么电感电流滞后电压? I=Ψ/L , 所以电流是由Ψ决定的,Ψ改变产生电势,所以电流滞后电压。 注意观察下图:发现低通滤波是电容接地,高通滤波都是电容插进去,如果截至频率很低的高通滤波,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07 14:41 帅气一匹马 阅读(731) 评论(0) 推荐(0)
脉动转矩
摘要:脉动转矩(pulsating torque)分为三部分:1.纹波转矩(ripple torque) 2.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 3.磁阻转矩 齿槽转矩: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就算定子未通电,也会因为永磁体和定子齿槽之间磁阻变化而产生转矩。 纹波转矩:负载时定子磁动势与转子电磁特性( 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05 20:43 帅气一匹马 阅读(2327) 评论(0) 推荐(0)
功率?正弦?方波?
摘要:电机中,电磁功率的范式 P=E*I,E是气隙的合成电势,比如永磁同步电机的E就是励磁产生的空载电势和电枢反应产生的电势 矢量和。I是电枢电流。 交流电机中 P=E*I*cosψ ψ是E与I的夹角。 接下来解释为什么要乘cos cos是因为正弦波的缘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05 13:41 帅气一匹马 阅读(653) 评论(0) 推荐(0)
BLDC
摘要:1.BLDCM的定子绕组可以分为梯形和正弦,根本区别是绕组的不同连接方式使他们产生的反电势不同(梯形/正弦) 2.根据反电势波形,梯形波:直流无刷电机;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 3.电机结构和绕组配合,可以形成方波,正弦波磁势。电机学里边 通过分布绕组 短距绕组什么的 将方波的磁动势改变为 正弦波的磁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6-05 11:39 帅气一匹马 阅读(1799) 评论(0) 推荐(0)
BLDC/BLAC互感
摘要:BLDC的电压是方波,导致气隙磁密也是方波;一般的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电压是正弦波,所以气隙磁密是正弦变化的。 气隙切开,如果想达到上述的磁密图,磁力线是均匀分布而且处处垂直于气隙,如下左图所示。 如果要计算互感,那么展开时就不是按a相(垂直虚线)展开,而是按照b相(倾斜30°)展开,那么在这pi*r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31 19:27 帅气一匹马 阅读(677) 评论(0) 推荐(0)
异步电机运行
摘要:1.定子三相绕组通电,产生定子电流,从而产生了旋转磁动势。 2.这个旋转磁场/磁动势 敌我不分啊,不光切割静止转子 还切割静止的定子绕组,分别产生Es 和 Er 。好家伙,这个Es就开始改变定子侧的电压平衡了,也就是定子电流改变,有点像负反馈机制。 3.转子绕组上的E也产生了电流,也就产生了同频率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31 16:41 帅气一匹马 阅读(253) 评论(0) 推荐(0)
凸极同步电机自感分析
摘要:所以上式左右同时除以 电流I,就可以得到自感表达式了。 注意 N2Λ = ψ 注:上式 Φq =-F...... 后边负号去掉, Ψ=N(....) 里边的 - 变 + 只是dq轴的方向定义问题 不必在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31 16:34 帅气一匹马 阅读(878) 评论(0) 推荐(0)
正弦绕组
摘要:正弦绕组是指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动势为正弦分布的绕组,理想的正弦绕组即为正弦分布绕组。实际中,正弦分布是无法实现的,为了让磁动势更接近正弦,往往综合采用短距绕组、分布绕组或者分数槽绕组去逼近正弦分布。具有正弦绕组或者说近似正弦绕组的多相电机可以来用跟一般三相电机相似的矢量控制方法实现高性能控制。方波绕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29 22:55 帅气一匹马 阅读(1130) 评论(0) 推荐(0)
多相绕组 磁动势
该文被密码保护。
posted @ 2018-05-29 21:11 帅气一匹马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