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方法包括方法名,返回类型,形参表,修饰符。2、对于一个方法,const可以出现的地方有返回类型,形参表,和方法后(const成员方法)。3、返回类型的常量性(是否为const)不同,不能构成过载。为什么? 过载是编译时多态,也就是说,在编译的时候,已经确定下来调用哪个方法。对于又返回类型的方法,调用的时候,可能不处理返回值,这样的话,编译器就不知道该调用哪个方法了。4、我们知道,形参表不同可以构成过载。如果形参表相同,只是形参的常量性不同,能否构成过载? 形参为引用或者指针,可以构成过载,否则不能构成过载。为什么? 过载是编译时多态,必须在编译时确定调用哪个方法。 如果形参为引用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4 20:42
Andy Niu
阅读(28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define:预编译指令,在预编译的时候,进行文本替换。2、typedef:编译时处理,为类型取一个别名。3、#define与typedef的顺序是相反的,记住typedef就行了。typedef为类型取一个别名,前面是真名,后面才是别名。4、避免使用#define,因为#define只是简单的文本替换,替换后,会出现优先级,以及组合成其他的词,不可预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4 16:40
Andy Niu
阅读(1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避免“垃圾进,垃圾出”,解决的办法是:1、垃圾不准进2、垃圾进来,给出提示信息,并且设置一个合适的默认值。结合实际项目谈谈。在项目中,需要解析一个数据文件,这个数据文件是程序自动生成的。人工修改数据文件,设置无效或者错误的信息,这种情况太多,比如属性长度设置为string,或者负数。在解析数据文件的时候,对每一个属性的每一种错误情况,都要进行考虑,并且给出详细的错误说明,很难做到。就算做到了,也是很差劲的设计。因为,程序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代码:判断有效性,给出错误提示,这样就掩盖了真正要做的重要事情。也就是说,垃圾进来,给出提示信息,不合适。那么怎么办呢?对于这种情况,人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4 12:00
Andy Niu
阅读(912)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