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2 下一页
摘要: 引自:http://www.cnblogs.com/jz1108/archive/2011/07/02/2095376.html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电脑显示器是平的,要想让位于球面的形状显示在平面的显示器上就必然需要一个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投影(Projection)。在地球上我们通过经纬度来描述某个位置,而经过投影之后的地图也有自己的坐标系统,本篇文章就来详细介绍在百度地图API中涉及的各种坐标体系。在百度地图API中,你需要了解如下坐标系:经纬度:通过经度(longitude)和纬度(latitude)描述的地球上的某个位置。平面坐标:投影之后的坐标(用x和y描述),用于在平面上标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0 16:04 nygfcn 阅读(46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引自:http://hi.baidu.com/fangting9/item/8daa99d6d0ba981c21e2504e现象:编译项目时提示未找到类型或命名空间名称" " (是否缺少 using 指令或程序集引用?)解决方法:如果是未找到类型,检查是否引用了类型所在的命名空间,使用using指令。如 果是未找到命名空间,那么检查是否引用了程序集,如果确认引用了程序集,那么检查程序集版本和项目是否一致,例如,你的项目是.net 4.0,而你的程序集是.net 3.5下编译的,或者你的引用项目与被引用项目的.NET framework版本不一样,例如一个是.NET 4.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16 13:11 nygfcn 阅读(150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POI是“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可以翻译成“信息点”吧,每个POI包含四方面信息,名称、类别、经度、纬度、附近的酒店、饭店,商铺等信息。我们可以叫它为“导航地图信息”,导航地图数据是整个导航产业的基石。这个计划的远景的目标是建立全国的POI数据库,并且全部开放。目前POI数据库计划已经发布有北京市区POI数据16000条,全国村镇POI数据8万余条。全国其它地区的POI数据正在搜集整理中,同时还有一个全国公路收费站POI数据的计划也在进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13 15:30 nygfcn 阅读(24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12 12:20 nygfcn 阅读(12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7 16:45 nygfcn 阅读(1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PPEALS是一种了解客户需求的、确定产品市场定位的工具。一般是使用在市场规划和产品规划的细分市场中,因为可以从多个维度,不同的权重来分析需求,所有$APPEALS一定会联系到细分市场,联系到竞争对手,涉及到差异化分析和蓝海的价值创新(减少,增加,剔除,创新)。差异化可以说是理解市场和分析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清楚了差异化才能够树立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APPEALS方法是IBM在IPD总结和分析出来的客户需求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从8个方面对产品进行客户需求定义和产品定位。具体如下:$-产品价格(Price);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7 11:17 nygfcn 阅读(6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迭代模型是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推荐的周期模型。迭代算法 迭代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适合做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让计算机对一组指令(或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行这组指令(或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推出它的一个新值。理解 如果认为这个解释难以理解,可以这样想: 我们开发一个产品,如果不太复杂,会采用瀑布模型,简单的说就是先定义需求,然后构建框架,然后写代码,然后测试,最后发布一个产品。 这样,几个月过去了,直到最后一天发布时,大家才能见到一个产品。 这样的方式有明显的缺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6 15:08 nygfcn 阅读(10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988年,巴利·玻姆(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螺旋模型(Spiral Model)采用一种周期性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开发。这会导致开发出众多的中间版本。使用它,项目经理在早期就能够为客户实证某些概念。该模型是快速原型法,以进化的开发方式为中心,在每个项目阶段使用瀑布模型法。这种模型的每一个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4个阶段,由这4个阶段进行迭代。软件开发过程每迭代一次,软件开发又前进一个层次。采用螺旋模型的软件过程如下图所示::螺旋模型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6 15:05 nygfcn 阅读(5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6 14:43 nygfcn 阅读(54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RAD(ra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就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称为快速应用开发模型。其模型构图形似字母V,所以又称V模型。 他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可以说,V模型是软件开发测试中最重要的一种模型。 V模型大体可以划分为下面几个不同的阶段步骤,既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祥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需求分析:既你首先要明确客户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软件作成什么样子,需要有那几项功能,这一点上比较关键的是分析师和客户沟通时的理解能力与交互性。要求分析师能准确的把客户所需要达到的功能,实现方式,等表述出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06 14:41 nygfcn 阅读(718)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