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N顶级域名注册始末

今天在新浪上看到这个视频,感觉不错

编者按:当我们尝试去总结中国IT业30年变革时,内心是彷徨和不安的。30年发展的厚重,让我们唯恐会遗落任何一个值得纪念的细节。于是,我们小心的翻开历史的一角,试图通过散落在其间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去勾勒30年的脉络。然后,找到他们,让他们娓娓道来。

王恩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研发部高级研究顾问,为你讲述中国顶级域名.CN 注册诞生的过程。

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1987年9月25日,英文版的中国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中国与世界10000个大学、研究所和计算机厂家建立了计算机连接。这个连接通过北京与卡尔斯鲁的两台西门子计算机实现。王运丰教授(中国国家科委电子信息与技术顾问)把这一成果描述为中国大学和研究所与世界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的技术突破,在卡尔斯鲁大学教授维纳·措恩指导下完成,技术团体由来自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卡尔斯鲁大学,西门子公司和美国的科学家们组成。”

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确认信

中国要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还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得到美国方面的正式认可(符合美国法律)

  2)中国参加1987年11月在普林斯顿(Princeton)举办的国际学术网络工作会议(International Academic Networkshop)

  3)在中国国内普及网络,并为本国国民提供相关服务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发送时,CSNET仅仅是非正式接受(“OK”)了这一连接作为一项试验,而不是正式同意,换言之,这个连接是临时性的,没有任何保证。

  为了尽快获得正式批文,措恩与美国特拉华(Delaware)大学的代夫·法伯尔(Dave Farber)教授、威斯康星(Wisconsin)大学的拉里·兰维伯(Larry Landweber)教授联系,他们都是CSNET执行委员(Executive Committee)。他们两人和与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FS)联系,经过努力,获得了NSF的正式批准。11月8日,NFS的主任斯特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并将该批文在普林斯顿会议上转交给了中方代表杨楚泉[11]先生。这是一份正式的、也被认为是“政治性的”认可,中国加入CSNET和BITNET(美国大学网“Because It's Time Network”)。

 

1986年中德之间的远程终端连接

 

邮件服务方案:计算机科学网CSNET-卡尔斯鲁-北京

这种远程终端模式在当时也被其他单位采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先生于1986年8月25日,在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远程登录到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并收发了邮件,时间比ICA远程登录到卡尔斯鲁大学还早一天。

  但这都不是真正的电子邮件系统,因为中方并没有自己的邮件服务器,不能进行存储转发等基本邮件服务并形成网络,只是以远程登录的方式进行邮件交换;换言之,只能在一个办公室里使用。并且,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上来看,中方是以国外的节点机出现在国际计算机网络上的。

  要想真正实现中国的邮件服务,必须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再加入国际计算机网络大家庭。新的方案终于定了下来——中方利用现有的BS2000计算机建立与德国对等的结点机和独立的邮件服务器。

 

1988年计算机国际联网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合影

 

posted on 2008-11-11 10:59  meteormatt  阅读(2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