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得写下来的知识!关于VPC与三类网的问题

绝对值得写下来的知识!关于VPC与三类网的问题

为此,我花了大半天时间,只要网上有的,中英文资料都找遍了,没解决。后来,还是自己试验,通过实践解决了。

情况是这样的,以前我用2个VPC,搭建SPS环境,成功了的,每台VPC都用的是双网卡,一个是真实网卡,即与物理机一样的,另一个是微软虚拟网卡,loopback.

IP分别设为10.50.50.X ,物理的设为192.168.100.X (实际上物理的这个,是自动获取的,为了上外网)

 

VPC和物理机,以及VPC与VPC之间都能ping通。也能与其他物理机互通。

 

最近,我在装OCS,同样也需要实现上面这一行的效果。N台互通。

 

但,我用10.50.50.X这种设法就是不行。能与其他物理机通,但就是不能VPC之间互相ping通。

因为我想只用一个网卡了。双网卡,对OCS来说有问题。至少,我不需要。

 

通过N次的查找资料,未果。

 

在这样的资料提示下:

我们通常都是通过Ping命令来初步诊断网络状况的,但在Virtual PC的共享网络方式,Ping命令会碰到以下问题:

1. Ping 192.168.131.254 不会有回应

在Virtual PC 共享网络方式下,网关192.168.131.254对Ping命令不进行回应的,这是在软件设计时如此设定的。虽然不响应,但是网络连接还是工作的。因此在共享方式下,虚拟机中不能使用Ping 192.168.131.254网关来判断网络是否完好。

我想到了改为192打头的来试试,俗称C类网。

 

一试就成功了。

 

特此记一下。免得其他人搜解决办法时,搜不到。故放到网上。

 

 

VPC这家伙,MS这家伙,都没有写资料出来。

亏我上午还高兴的认为MS将SQL Uninstall的fatal error资料都写得那么精彩。咆。。。

 

 

 

===

顺便再帖个相关资料:

地址分配对应用来说更多的是如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分配给你ip地址,需要自己做ip规划的机会是很少的,除非是私有的大型的网络,真正需要考虑大规模ip规划的工程师在全国应该不会超过3位数。 

1、IP地址 

IP地址标识着网络中一个系统的位置。我们知道每个IP地址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其中网络号标识一个物理的网络,同一个网络上所有主机需要同一个网络号,该号在互联网中是唯一的;而主机号确定网络中的一个工作端、服务器、路由器其它TCP/IP主机。对于同一个网络号来说,主机号是唯一的。每个TCP/IP主机由一个逻辑IP地址确定。 

网络号和主机号 

IP地址有两种表示形式:二进制表示(1和0太多了就搞不清)和点分十进制表示。每个IP地址的长度为4字节,由四个8位域组成,我们通常称之为八位体。八位体由句点.分开,表示为一个0-255之间的十进制数。一个IP地址的4个域分别标明了网络号和主机号。 

2、地址类型 

为适应不同大小的网络,internet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 

可以通过IP地址的前八位来确定地址的类型: 

类型 IP形式 网络号 主机号 

A类 w.x.y.z w x.y.z w时1——126 

B类 w.x.y.z w.x y.z w是128——191 

C类 w.x.y.z w.x.y z w是192——223 

我们来看一下这5类地址: 

A类地址:可以拥有很大数量的主机,最高位为0,紧跟的7位表示网络号,余24位表示主机号,总共允许有126个网络。 

B类地址:被分配到中等规模和大规模的网络中,最高两位总被置于二进制的10,允许有16384个网络。 

C类地址:被用于局域网。高三位被置为二进制的110,允许大约200万个网络。 

D类地址:被用于多路广播组用户,高四位总被置为1110,余下的位用于标明客户机所属的组。 

E类地址是一种仅供试验的地址。 

私有ip范围,这主要是提供给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时使用的ip地址,这些ip地址不会出现在internet 上,用户在考虑内部ip设置是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申请,而且从外部业不可以访问这些ip地址,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设置nat服务器。 
10.0.0.0 - 10.255.255.255 or 10.0.0.0/8 

172.16.0.0 - 172.31.255.255 0r 172.16.0.0/12 

192.168.0.0- 192.168.255.255 or 192.168.0.0/16 

3、地址分配指南 

在分配网络号和主机号时应遵守以下几条准则: 

(1)网络号不能为127。大家知道该标识号被保留作回路及诊断功能,还记得平时ping 

127.0.0.1? 

(2)不能将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各位均置1。如果每一位都是1的话,该地址会被解释为网内广播而不是一个主机号。(TCP/IP是一个可广播的协议嘛) 

(3)相应于上面一条,各位均不能置0,否则该地址被解释为“就是本网络”。 

(4)对于本网络来说,主机号应该是唯一。(否则会出现IP地址已分配或有冲突之类的错误) 

分配网络号 

对于每个网络以及广域连接,必须有唯一的网络号,主机号用于区分同一物理网络中的不同主机。如果网络由路由器连接,则每个广域连接都需要唯一的网络号。 

分配主机号 

主机号用于区分同一网络中不同的主机,并且主机号应该是唯一的。所有的主机包括路由器间的接口,都应该有唯一的网络号。路由器的主机号,要配置成工作站的缺省网关地址。 

有效的主机号 

A类:w.0.0.1--w.255.255.254 

B类:w.x.0.1--w.x.255.254 

C类:w.x.y.1--w.x.y.254 

4、子网屏蔽和IP地址 

TCP/IP上的每台主机都需要用一个子网屏蔽号。它是一个4字节的地址,用来封装或“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当网络还没有划分为子网时,可以使用缺省的子网屏蔽;当网络被划分为若干个子网时,就要使用自定义的子网屏蔽了。 

缺省值 

我们来看看缺省的子网屏蔽值,它用于一个还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即使是在一个单段网络上,每台主机也都需要这样的缺省值。 

它的形式依赖于网络的地址类型。在它的4个字节里,所有对应网络号的位都被置为1,于是每个八位体的十进制值都是255;所有对就主机号的位都置为0。例如:C类网地址192.168.0.1和相应的缺省屏蔽值255.255.255.0。 

变长子网 

由于固定的abc方式分配ip地址存在很大的浪费,所以现在使用很多的子网分配方式采用变场子网的形式,可以更加的灵活。 

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我们说把屏蔽值和IP地址值做“与”的操作其实是一个内部过程,它用来确定一个数据包是传给本地还是远程网络上的主机。其相应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当TCP/IP初始化时,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屏蔽值相“与”。在数据包被发送之前,再把目的地址也和屏蔽值作“与”,这样如果发现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相匹配,IP协议就知道数据包属于本地网上的某台主机;否则数据包将被送到路由器上。 

注:我们知道“与”操作是将IP地址中的每一位与子网屏蔽中相应的位按逻辑与作比较。 

建立子网 

1、 子网简介 

一个网络实际上可能会有多个物理网段,我们把这些网段称之为子网,其使用的IP地址是由某个网络号派生而得到的。 

将一个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子网,需要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子网号。当然了,划分子网有它的优点,通过划分子网,每个单位可以将复杂的物理网段连接成一个网络,并且可以: 

(1) 混合使用多种技术,比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最流行的两种接口都支持了哦) 

(2) 克服当前技术的限制,比如突破每段主机的最大数量限制。 

(3) 通过重定向传输以及减少广播等传输方式以减轻网络的拥挤。 

实现子网划分 

在动手划分子网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以及将来的规划。一般情况下我们遵循这样的准则: 

(1) 确定网络中的物理段数量。(就是子网个数嘛) 

(2) 确定每个子网需要的主机数。注意一个主机至少一个IP地址。 

(3) 基于此需求,定义:整个网络的子网屏蔽、每个子网唯一的子网号和每个子网的主机号范围。 

子网屏蔽位 

在定义一个子网屏蔽之前,确定一下将来需要的子网数量及每子网的主机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当更多的位用于子网屏蔽时,就有更多的可用子网了,但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将减少。(这和定义IP地址的概念正好相反) 

2、定义子网屏蔽 

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时,必须要定义好子网屏蔽。我们来看看定义的步骤: 

(1)确定物理网段也就是子网的个数,并将这个数字转换成二进制数。比如B类地址,分6个子网就是110。 

(2)计算物理网段数(子网数)的二进制位数,这里是110,所以需要3位。 

(3)以高位顺序(从左到右)将这个反码转换成相应的十进制值,因为需要3位,就将主机号前3位作为子网号,这里是11100000,所以屏蔽就是255.255.224.0。 

3、定义子网号 

子网号与子网屏蔽的位数相同。 

(1)列出子网号按高到低的顺序使用的位数。例如子网屏蔽使用了3位,二进制值是11100000。 

(2)将最低的一位1转换成十进制,用这个值来定义子网的增量。这个例子中是1110,所以增量是32。 

(3)用这个增量迭加从0开始的子网号,直到下一个值为256。这个例子中就是w.x.32.1-w.x.63.254、w.x.64.1-w.x.127.254等。 

4、定义子网中的主机号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一旦定义了子网号,就已经确定了每个子网的主机号了。我们在做每次增量后得出的值表明了子网中主机号范围的起始值。 

确定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目 

(1)计算主机号可用的位数。例如在B类网中用3位定义了网络号,那么余下的13位定义了主机号。 

(2)将这个余下的位数也就是主机号转换为十进制,再减去1。例如13位值1111111111111转换为十进制的话就是8191,所以这个网络中每个子网的主机数就是8190了。

posted on 2008-09-27 22:40  公众号73只蚂蚁  阅读(479)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