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区域经济与计量
《循环经济模拟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读书笔记及循环经济三维展示项目
摘要:之前做循环经济三维展示项目的时候,大概翻了翻《循环经济模拟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这本书,有点感触。目前,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一定发展到了成熟的应用层面,国内的循环经济发展仍然侧重在理论体系的建设,实践层面的建设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量化分析上还比较不足,虽然有一些案例示范,但整体的模式分析和决策研究还比较少。例如我之前做的循环经济三维展示的项目,也是以成果的展示为主,最深度的无非就是物质流的模拟,但还远远上升不到整体的模式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高度。而这本所介绍的循环经济模拟仿真系统无疑要比我之前所做的工作要深入很多。
阅读全文
京津冀区域货流预测与分析
摘要:之前在弄区域货流分析的项目。早先在实验室,大家一起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的货流情况,也在网上整理了一些资料。货流分析一直是对于区域经济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区际联系的研究中,区域货流分析非常重要。但是国内的区际数据目前还不够完善,虽然也可以通过省际的铁路货流数据来得到大概的区域货流数据,但一来这些数据空间尺度大,无法落到市级单位上,二来铁路数据仍然只是一个侧面,不能反映其它例如公路和航空的数据,所以不能完全替代区际货流数据。数据的不完善导致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降低,单纯的分析方法倒不是很复杂,很多国外的软件例如transcad都可以实现,但就是由于数据的原因其在国内的适用性不是很高,而我们做的项目就是要在数据限制的情况下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主要是用投入产出的方法来得到近似的数据。
阅读全文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读书笔记
摘要:最近终于把郝寿义、安虎森的《区域经济学》看完了。一直想重温一下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读本,本来想看那套经典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不过过于庞大的内容让人望而却步,最后选择看郝老师出的书。之前总有一种印象,国内的区域经济学界,很多都是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出身的,真正纯经济学出身的是少数。之前看的一些区域经济的书,其主导思想和逻辑范式也都是经济地理的框架。而这个学科最需要的是纯经济学背景出身的专家和相应的教材,而郝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的内容逻辑非常清晰,体系完整,看完之后受益匪浅,其中对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经济、乡村经济的章节非常有必要。另外,安虎森老师出的一本《新区域经济学》,也非常不错。
阅读全文
《政府与企业招商引资战略操作实务》读书笔记
摘要:因项目需要看了《政府与企业招商引资战略操作实务》一书,目前市面上关于招商引资的推介材料和案例介绍很多,但是关于招商引资的理论、模式、应用的体系化的书籍很少见,而这本就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本。虽然成书的时间较早,很多趋势性的东西有点陈旧,但一些最核心的内容现在看来仍然具有时效性。书中反复提到,目前外资的区位选择从最初的成本趋势、政策因素转变为对产业配套、产业综合环境的考量,这正我目前参与的产业链招商项目的核心内容。书中多次提到的产业生态环境,在外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园区招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阅读全文
《富国裕民的梦寻:经济学的进化与当代图景》笔记及书中提到的经济学的反思
摘要:当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对富国图景的取名一致称好,但不知渊源,至今仍不知,但我更情愿相信,这来自一本书的名字——《富国裕民的梦寻:经济学的进化与当代图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词的组合,尽管,这本书本身与商业公司毫无瓜葛。
阅读全文
再看产业地图及《中国2010-2011产业地图》书评
摘要:之前提到过对产业地图的关注,并且,之前的很多工作实际上就是以产业地图为表现形式和内容载体。不过我对这方面的工作大都与实际项目和工作结合,更具象和零散一些,数据上也是以多个行政尺度的产业数据为基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全面梳理和整理。尽管如此,我依然自认为列出的提纲和框架还是深刻的。
阅读全文
区域经济、地理信息、互联网三者交叉之行业背景分析
摘要:这些年一直试图在寻找一个主线:怎样将区域经济、地理信息、互联网之间用一种行业逻辑来贯穿和解释。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种解释仍然被证明在短期内缺乏商业价值。在之前的的博文中我写到,地理信息的未来在于其在各行业更加深入的应用。反过来,对于区域经济领域,地方对于区域经济的资讯、数据、咨询等具有大量的需求,而地方区域本身就有地理概念,区域经济与地理信息结合十分紧密,大量的区域经济领域的工作有赖于地理信息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可以依托互联网的力量,这是区域经济、地理信息、互联网之间行业逻辑的入口。
阅读全文
《国家经济地理》杂志第三期:2011年度区域经济盘点
摘要:上一期《国家经济地理》杂志的发行,需要盘点去年的区域经济新闻,可能每个人对区域经济的关注点都不同,而且大尺度的区域规划由于覆盖地域太广实施难度大,国家政策层面上更多的开始发布”小而精“区域规划,所以这种盘点就更容易上有所偏颇,本人不才,硬是列了个区域经济十大新闻,贴在后面。
阅读全文
关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摘要:最近关注了一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内容。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中提到,要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指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服务的实体。服务平台在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提到,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增强创新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市场开拓服务功能,并提到要整合和带动更多优质服务资源参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鼓励行业网站发展。
阅读全文
《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摘要:最近终于把张文忠老师的《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看完了,之前经常能听到张老师的讲课或者报告,觉得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听他的报告会更有感觉一些。虽然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张老师平时的课题报告等汇总而成,但是理论逻辑框架和实践性都很强,是一本非常好的产业规划的书。目前产业规划领域的比较好的教材或者书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都是一些纯粹地方产业规划的横向课题的报告性文本,缺乏统一的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张老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人受益匪浅,也能很好的结合我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不过受限于课题取向,这本书的产业大区域产业发展和重点行业发展的章节中,地区层面对长三角鲜有涉及,产业方面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涉及较少,颇为遗憾,另外由于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布局演化十分快速,所以这本书的很多引用数据和布局观点可能需要更新了。相信在接下来的再版中,会给人更多的惊喜。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产业规划的书,搞这个领域的人必看。
阅读全文
《国家经济地理》杂志第二期:再望万里海疆——走向海洋经济的中国“大航海时代”
摘要:《国家经济地理》的第二期,为了改变第一期商业性不足的特征,选了既具有一定的商业特征,也具有较强新闻性和政策性的热点话题——海洋经济,这期杂志比第一期的进步很大,封面设计的非常好,大家都很满意。与第一期一样,我写开篇和一篇评论,前后连贯,语言上我比上一期更感性一些。考虑到杂志的出版发行,不能全图贴出来,我还是只把我写的开篇的前后2段贴在这里:
阅读全文
《经济地理学》读书笔记
摘要:李小建老师的《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上学的时候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学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怎么用心看,现在时隔几年,再翻一遍这本书,虽然是10年前的书了,但看完之后仍然很有收获,感觉以后应该时不时的把我们行业相关的教材拿出来看,虽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对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每次看都会把这些年来的工作学习知识等组织梳理一遍,对工作还是大有裨益。看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主要是书里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比较基本:
阅读全文
《国家经济地理》杂志之第一期:探寻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摘要:今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国家经济地理》杂志的出版与发行。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没有这样的杂志,我相信我们的杂志会给行业带来重要的改变力量。不同于普通财经类杂志的新闻特性,也不同于学术刊物的学术特征,我们的杂志试图在新闻性、专业性、可读性、学术性方面做到平衡,不论对地方政府、企业还是专家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阅读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关联理论与应用》读书笔记
摘要:之前做轨道交通课题,看的一本书,只看了相关的几个篇章,这本书对轨道交通的产业研究与经济影响分析讲的非常细致,是轨道交通产业研究的一本重要的材料。下面是看的时候记得一些笔记,不全:
阅读全文
经济地理国情监测
摘要:当前的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试点中,主要偏向于以生态环境和灾害监测的自然地理国情监测为主,这固然与测绘行业传统的发展方向和基础有关,但从测绘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长远角度考虑,关于经济地理方面的国情监测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最大程度上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全文
《中国经济地理——经济体成因与地缘架构》读书笔记
摘要:最近看过的书里,这本书是跟现在的工作最接近的,我们一直做关于中国国家经济地理的研究,这本书对我们的工作指导很大,虽然本身内容不是很深,都是一些描述性和介绍性的内容,但覆盖的非常全面,方方面面,全部覆盖到了,我们整个的工作也没有超过这本书的框架,特别是关于中国各产业地理分布和各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性描述,非常系统,我觉得搞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一定得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能写一些背景宏大的专业性文章。
阅读全文
《区域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上)
摘要:吴传清老师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区域经济专业非常不错的基础教材,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覆盖的比较全面,虽然深度上受限于篇幅无法过多展开,但全面性上做的不错,整篇更像是整个区域经济领域的大文献综述,思路清晰,内容实用,体现了武大一贯的风格。把书中一些内容作了笔记,内容较多,分为两个部分,这里是第一到第四章的笔记。
阅读全文
关于中国产业地图
摘要:这方面从经济密度研究开始就一直非常关注,虽然从区域经济角度讲产业地图仅仅是一个空间化的表达,但对政府和不同行业企业来讲,产业地图所蕴含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空间趋势、产业投资价值、产业竞争力、产业升级转移进程等等信息,远远超过了单一的地图图纸的范畴,不论对于政府的宏观管理、区域治理还是企业投资和企业战略、企业布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国内在这个方面关注程度还不够,真正搞gis的人对经济地理和产业地理这方面的不怎么感兴趣,而搞经济搞产业的也把gis当成是纯粹的工匠之用,虽然觉得做的图也好看有用,但是不怎么重视,觉得这个单纯的表达和描述层次太低,没有模型也没有理论,但殊不知,即使这样的表达和描述,已经可以对政府和行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了。
阅读全文
关于京沪高铁与区域经济论坛
摘要:7月初,我们在北大博雅召开了京沪高铁与区域经济论坛。与之前的会议相比,这是我们第一次完全的聚焦在了区域经济的事件上了。基于区域经济热点地区和事件的会议营销不论是对学界还是对企业都是无比重要的。由此联想,伴随着西咸新区、舟山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我们未来关注的区域经济事件和地区就有了新的焦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