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下一页
摘要: 输入设备先将第一个缓冲区装满数据,在输入设备向第二个缓冲区装数据时,处理机就可以从第一个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一个缓冲区的数据处理完毕,若第二个缓冲区已经装满,则处理机又可以从第二个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处理,而输入设备又可以向第一个缓冲区状如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10:19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93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双缓冲、环形缓冲、缓冲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10:14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15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缓冲是两种不同速度设备之间的传输信息时平滑传输过程的常用手段。引入缓冲技术的原因:1、 为了进一步缓和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 提高CPU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3、 为了减少中断次数和CPU的中断处理时间。如果没有缓冲,慢速I/O设备每传一个字节就要产生一个中断,CPU必须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10:12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796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记录设备的硬件特性、连接和使用情况等信息的数据结构称为设备控制块。系统为每一个设备构造一个设备控制块。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设备名是设备的系统名,即设备的物理名。2、 设备属性。设备属性是描述设备现行状态的一组属性。3、 指向命令转换表的指针。命令转换表记录了一台设备能实施记录了一台设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09:59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153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的联系通常是由操作系统命令语言中提供的信息实现的。1、 软通道实现设备独立性。使用高级语言提供的指派语句,通过指派一个逻辑设备名来定义一个设备或文件。如fd = open(“/dev/lp”,mode)2、 通过作业说明书实现设备独立性。3、 (交互系统中)通过指派命令实现设备独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09:44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125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所谓的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好处:1、 方便用户2、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 提高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3 09:33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5156) 评论(0) 推荐(1)
摘要: 1、 根据逻辑地址中段号S查找块表。如果找不到,则形成物理地址,否则进行如下步骤。2、 通过段表始址寄存器SB,查找段表在内存中的始址。3、 通过段表并根据段号S,查找页表所在位置。4、 访问页表并根据逻辑页号P查找该页所在内存块号p’5、 将内存块号p’和逻辑地址中的页内地址D拼接,形成访问内存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2 23:57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21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首先建立段表,段表包括逻辑段号,物理段起始地址和物理段长度三项内容。其次建立内存分配表。内存分配表包括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段式存储管理为程序的每一个分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空闲区的分配也可以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另外空闲区不够时还可以采用拼接技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2 23:49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3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共享的好处:信息化的时代,资源的共享更容易使人们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容易实现共赢。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段模式是以段位单位划分和连续完整存放,段间不一定是连续编址的,即二维编址。更符合用户观点和程序逻辑。更容易实现共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2 23:37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84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页式系统可实现存储空间的物理划分,而段式系统实现的是程序地址空间的逻辑划分。2、 页面的大小固定且相等;段式系统中的分段,长度可变且不相等,由用户编程时决定。3、 页面是用户不可见的,而分段是用户可见的。4、 将程序地址分成页号P和页内位移w是硬件的功能;w字段的溢出将自动加入到页号中去;程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7-22 23:26 那年夏天、雪来过 阅读(2043)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