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5 档案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九章 软件实现
摘要:第9章软件实现软件实现是软件产品由概念到实体的一个关键过程,它将详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并且最终可以运行的程序代码。一、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演变,其发展经历了从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的过程。二、软件编码规范一般来说,一个Java源文件有若干节(section)组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8 17:42 的小逸 阅读(308)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八章 面向对象设计
摘要: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分析模型:功能模型、分析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一、设计的概念设计活动设计也是一个建模活动,它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实现环境的类建模、状态图建模、协作建模、组件建模、部署建模、持久建模和用户界面原型,实现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实现之间的跨越。设计活动划分为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等两个主要阶段。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8 16:58 的小逸 阅读(306)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七章 面向对象分析
摘要: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功能模型、分析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一、分析的概念分析类可以划分为实体类、边界类和控制类。在UML语言中,使用构造型>、>和>分别表示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分析活动:理解用例模型、识别分析类(识别实体类、识别边界类、识别控制类)、定义交互行为、建立分析类图(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7 23:03 的小逸 阅读(466)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六章 面向对象基础
摘要:第6章 面向对象基础一、面向对象方法描述 面向对象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对象组成的,任何客观的事物或实体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简单的对象组成;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可以归并为一个类,对象是对象类的一个实例;类可以派生出子类,子类继承父类的全部特性(数据和操作),又可以有自己的新特征,子类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7 16:35 的小逸 阅读(340)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五章 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
摘要:第5章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从广义上讲,形式化方法(FormalMethod)是指将离散数学的方法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分析活动。狭义的讲,形式化方法是运用形式化语言,进行形式化的规格描述、模型推理和验证的方法。将形式化方法运用于软件工程实践当中的只要目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6 20:27 的小逸 阅读(923)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四章 需求工程
摘要:第4章 需求工程 软件需求是决定软件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软件工程 需求的概念涵盖用户角度(系统的外部行为)和开发人员角度(系统的内部特征),关键在于需求一定要文档化。 软件需求划分: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类型。 功能需求描述系统应该提供的功能或服务,通常涉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25 23:08 的小逸 阅读(424)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三章 软件项目管理
摘要:第3章 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为企业的开发能力,并使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和成熟。一、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软件项目的特征:1.软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6 18:15 的小逸 阅读(709) 评论(0) 推荐(0)

《软件工程 ——理论、方法与实践》知识概括第二章 软件过程
摘要:第2章 软件过程 软件项目的失败更多是由于缺少过程规范。只有建立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并持续不断的加以改进,才能管理和控制软件产品的质量。一、软件过程的概念 在软件发展的前期阶段,人们强调软件开发的结果而忽略软件开发的过程,即任务思维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用户交互只发生在确定需求知识和产品发布之后,不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2 21:48 的小逸 阅读(389)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