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

摘要: 一个类中,当调用构造方法创建对象实例时,如果类的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名称相同,则要用this关键字区分。反之,编译可能出错。(this关键字事例public class Test{ String name; Public Test(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使用this关键字的情况(1)在一个构造方法中,通过this关键字调用所在类中的另一个构造方法。(2)在一个实例方法内,局部变量或参数与实例变量名称相同,编译口器无法区分变量,这时要用this关键字。(3)在一个实例方法内,通过this关键字访问当前实例的引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3 15:21 沐鷾 阅读(10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对象(Object)”一词,早在十九世纪就有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并定义。对象是世界中的物体在人脑中的映象,是人的意识之所以为意识的反映,是做为一种概念而存在的先念的东西,它还包括了人的意愿。举例说明吧。当我们认识到一种新的物体,它叫树,于是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就形成了树的概念。这个概念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并不会因为这棵树被砍掉而消失。这个概念就是现实世界当中的物体在我们意识当中的映象。我们对它还可以有我们自己的意愿,虽然我们并不需要付诸实现——只要在你的脑中想着把这棵树砍掉做成桌子、凳子等——我们就把它叫做意向。于是,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物体在人脑中的映象及人的意向。只要这个对象存在我们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3 15:18 沐鷾 阅读(1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学习中我们避免不了交流!而交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上对下的交流:指导 通过对下层次同学的指导,我们能够对比较基础的东西进行再次的熟悉,而后对这些基础的东西更加的敏感意识,以后自己在写代码的时候就会减少低级错误的发生!2:同层次的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可以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避免了一个人逻辑的局限性!对于一个程序而言,它可能有很多种方法去实现,而你自己可能只能想到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但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你就可以知道他的方法,而后我们就又多了一种方法去实现这个程序,这样就开阔了我们的思维!3:下的上的交流:提问 通过提问被指导,我们就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了,而后我们就明白这个问题为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4-13 15:11 沐鷾 阅读(2976)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