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9.11.11
经过长达一个月断断续续的阅读之后,将《Efficient C++》这一本书看完了,对于其他的几个实例也实践编程了一把,对于一些机制了解了不少,在看完的这个时刻,写下这篇总结,对于书中的内容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不过鉴于现阶段的知识面还不是太丰富,等以后有更好的机会再将这本书好好重温一次。
在书的开头,就介绍了编程时应该考虑到的三大因素:
1.应尽量减少昂贵的I/O
2.函数调用附加的操作也是不容忽视的
3.对象复制是昂贵的
本着这三个原则,这本书主要在几个方面说到这几点:
1.尽量将短小而且经常使用的函数内联,这样虽然会增大程序的大小,但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2.尽可能地避免对象复制,使用指针,传值等
3.性能第一,设计第二。
看完这本书之后,总结了这本书里面比较重点讲解而且有用的部分,最大的一个是内联机制,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内联的机制,而且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内联来提高性能。使用内联带来多种的性能提升,但前提是有一个更好的编绎器,其中提到的一个cross-call optimisti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9-11-11 20:08
梁星
阅读(2300)
评论(1)
推荐(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