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我有我精彩--liangqihui

爱欲追而情已逝,子欲孝而亲不待。人生的困苦又怎能用一个难字囊尽百味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群雄争霸的时代(整理至csdn)

Posted on 2005-03-06 13:57  挥辉  阅读(1526)  评论(0)    收藏  举报

群雄争霸的时代

—— 2003 年软件技术大盘点

2003 年,是软件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强势竞争的一年,形成了以.NET和Java 为首的两大技术体系。众多软件厂商围绕这两个主流技术,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或是单打独斗,或是合纵联横,将整个软件工具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众多更高集成度的开发环境、生命周期的套件以及更加成熟的各种测试、管理工具将软件开发的生产效率也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纵观整个软件界,一幅群雄争霸的时代已然来临⋯⋯

2003 年,也是一个开发者受到空前重视的一年。众多厂商或是召开开发者大会;或是MVP评选,都只有一个目的,牢牢抓住开发者。让他熟悉自己的开发体系,这将是市场份额争夺中最有效的手段。

2003 年,我们也不应忘记开发源代码所带给我们的惊喜,Linux、Eclipse、JBoss等等,是它们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掌握。也正是这些不守传统、勇于尝试的开源软件从另外一个方向推动着软件技术的稳步向前。

围绕此目的,本专题共分为五部分:Java 大时代、.NET的过去与未来、波澜不惊的C++ 、稳步求进的开源

世界、数据库的嬗变。

Java 大时代

撰文/ 透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 狄更斯,《双城记》

Java 的历史上,2003 年注定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哪怕除了“Tiger”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事。以百兽之王作为代号的J2SE 1.5是Java进入第二版之后改变最大的一个版本,泛型、新的循环语句、自动装箱/ 拆箱、静态导入等新特性修改了Java的语法,这对于开发者、厂商、Sun公司和Java本身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围绕着J2SE 1.5,Sun提出了“让Java 更简单”的口号,全世界的Java人都在翘首期盼这个故事的下一章节。到目前为止,J2SE 1.5只推出了两个Early Access版本(实际上是预编译器),计划在2004年夏季正式发布。联想到Websphere直到最近才发布支持J2SE 1.4 的版本,也许你不应该期望Tiger能够很快进入你的项目——还得继续忍受没有泛型容器的痛苦。

整整一年里,Rickard Oberg不断地向世人证明他在J2EE社群的地位——我们还记得去年年底他揭穿.NET

Petstore 老底的那一幕。在Oberg看来,“要不要AOP”早已不是一个问题,“如何AOP”才是。于是我们看到,Oberg的好友Jon Tirsen 发布了基于动态代理的AOP 框架Nanning,Oberg 和Tirsen一起加入了PicoContainer项目,Oberg在weblog 上写“Why IoC”,Oberg说自己在项目里获得了AOP的新突破⋯⋯和从前一样,J2EE开发者们也开始小心翼翼地触摸Oberg的爱物:eXo是基于AOP的portal、Werlflow是基于AOP的工作流、Spring 实现了AOP-Alliance 制订的AOP接口、BEA和IBM也想在应用服务器里加上AOP的特性。可是,Rickard,你何必要在圣诞节前那么开心地说“Bye bye JBoss”呢——只为JBoss 终于把你的照片从网站上拿掉?多少有些孩子气的言行,会让多少人扼腕叹息。

如果你在一家做J2EE 的企业供职,我愿意和你打赌:你们公司的产品中肯定有一套portal。在忍受了JetSpeed 的缓慢和Websphere Portal 的笨重之后,我们总算盼到了JSR 168—— Portlet Specification——的最终版本。好了,我愿意再打一个赌:你们公司的portal到明年一定会(至少是宣称)“168兼容”,信不信?另一个广受关注的specification 是JDO 2.0,Entity Bean 给开发者带来的畏惧多于喜爱,JDO 1.0又太过关注存储介质的移植而忽视了关系数据库的重要性,作为专注于关系数据库的轻量级O/R mapping方案,JDO 2.0从成立专家组的第一天就受到万众瞩目。当下炙手可热的O/R mapping框架、刚刚加入JBoss 的Hibernate 的作者Gavin King也表示,Hibernate 的后续版本将兼容于JDO 2.0,这无疑会是对JDO 的巨大支持。

Sun牵头制订的JDO标准还需要open source的Hibernate来鼎力支持?事实偏偏就是如此。作为一个Java人,提起Sun公司,除了James Gosling、Joshua Bloch和那句俏皮话之外,你还能想起什么? Websphere 的JDK都是IBM 自己做的,还总是若有若无地与Sun JDK有点不兼容;JavaOne大会几乎变成了JBoss 作秀的舞台;开发者选择免费的应用服务器时想的总是“Tomcat 还是Resin”;J2EE 人更愿意相信Oberg 和RodJohnson,而不是Sun 拼命推荐的EJB;就连Sun 在JavaOne时隆重推出的Java.net网站,给人的印象也是“二流的内容和二流的weblog”——如果TSS和freeroller是第一流的话。2003年,Sun 已经彻底失去了Java 社群的领袖地位。不客气地说,虽然他们创造了Java,但他们甚至不知道Java程序员究竟想要什么。

Sun 的倾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J2EE open source 社群的欣欣向荣。和Java.sun.com比起来,Apache更像是J2EE规范的官方网站: Pluto 是JSR 168 的参考实现;JSP 2.0和Servlet 2.4 最早应用在Tomcat 5.0中;JaxMe实现了JAXP;Geronimo 干脆就要实现整个J2EE 1.4。与.NET相比,J2EE社群具有远为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这自然要归功于opensource 的贡献。按照Sun 的“简化Java”计划,web层的展示技术标准应该是基于taglib的JSF,IDE将对它提供强大支持。但随J2SE 1.4.2发布的NetBeans又一次令人们失望了——或许并没有失望,只不过再一次地证明Sun不具备开发出VisualStudio那种优秀IDE 的能力罢了。倒是Eclipse凭借着漂亮的界面、强大的功能、开放的架构和飞快的速度(得益于SWT的本地代码)获得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至少在我看来,除了Blake Stone 的照片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让我再去使用JBuilder。

把视线稍稍放远一点,我们会发现:2003 年,Java人最推崇的读物已经不再是Wrox的“红皮书”,而是来自Manning的奇装异服——标题也从“Expert One-to-One”变成了“xxxin Action”。Struts in Action、JUnit in Action、Eclipse inAction、Hibernate in Action、Tapestry in Action、Art of Java Web Development .每一本都足以高高吊起Java人的胃口。Manning的异军突起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Java人喜欢读什么书?从这里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不过,Wrox在破产之前也为我们奉献了一本不世出的好书:Expert One-to-

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和Spring框架在整整一年中都是热门的话题。在Oberg和JBoss各自的推动之下,“微容器+AOP”俨然是J2EE未来发展的方向,而Spring恰好集两者于一身,成为讨论的焦点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那个笑话一样,.NET 永远都只有“美好的未来”,J2EE仍然毫无悬念地占据着企业级开发市场的绝对优势。作为所有软件厂商对抗微软的武器和旗帜,Java的一个新时代呼之欲出。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更是最好的时代。

 

2003 年Java领域大事记

01/21 如何将Java 嵌入Windows?微软和Sun 达成一致

02/06 JBoss Group 推出新软件,使Java 标准之争越演越烈

02/26 SUN 公布“Orion”计划,简化软件抢攻市场

03/06 Jxta 开始立足,SUN 发布新版开放源代码P2P 软件

06/10 JavaOne 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05/20 Rational 发布被IBM 收购以来第一款重要Java 开发工具

IBM Rational 快捷开发工具

07/01 Sun发布桌面用Java 1.4.2 新版 08/07 Apache 组织启动Geronimo

08/12 Sun 加入JDOCenter,JDO 2.0 规范制订启动

09/17 Hibernate 加入JBoss 组织

09/17 Sun 推出JAVA 台式机系统,称可替代Windows

09/23 JBoss 加入Java 程序社区,Sun 未对此发表评论

10/08 微软与Sun 达成协议,Java 支持延至2004 年9 月

10/21 Borland 推出新版Java 编程工具JBuilder X

10/28 JSR-168(Portlet Specification)通过JCP 决议

11/26 Eclipse 3.0 M5 发布

11/28 J2EE 1.4 正式版发布

12/17 BEA 简化Java 应用管理,新版WebLogic 即将推出

 

__.NET 的过去与未来

撰文/ 蔡学镛

2002 年第一季才刚推出的.NET Framework 1.0,在2003年第二季旋即推出新版,也就是.NET Framework 1.1。相较于Java的两年推出一个版本(官方说法是18个月),.NET的脚步等于是快了一倍。我们可以期待在明年年中,微软会发布.NET Framework 2.0。许多.NET 2.0 的相关资料(包括了ASP.NET 2.0 以及C# 2.0)目前都已经可以在PDC 研讨会、书店、网络上取得,.NET 2.0 让人期待。Windows Server 2003的推出是.NET的一大里程碑,因为这是第一套正式随着操作系统出货的.NET Framework(版本是1.1),也意味着微软试图让.NET在服务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打破J2EE垄断的局面。可惜的是,目前.NET Framework仍只支持32-bit的Windows Server 2003,不支持64-bit。或许在2004 年会推出64-bit的.NET Framework。

这两年,每次有人问我,.NET有什么缺点,我的答案都是:API 不如Java的齐全。2002年刚推出1.0版时,.NET许多API都尚未齐备,当然是比不上已经发展多年的Java。不过,不要小看.NET API 成长的势头,微软家大业大,要把这些API补足,是不需要太久的。在.NET 1.1 版之后,API 又更完整了一些,我们可以期待2.0 版会提供更丰富的API。例如,目前ADO.NET内建了SQL Server驱动程序和OLE DB驱动程序,2.0应该会内建ODBC驱动程序和Oracle驱动程序。COM+也会渐渐被.NET Enterprise Services 所取代。许多既有的nativeAPI也都渐渐地.NET化了,以后使用P/Invoke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小,例如DirectX 已经有提供.NET的API。

2003年,微软买下研发Virtual PC 的Connectix公司,即将在2004 年上半年推出整合后的Virtual PC,此举可以让微软免于受到太多旧系统(DOS、Win 3.0、Win 3.1)的牵制,而将客户引导向新版的Windows。这对于.NET的推广,也会有间接的帮助。(附带一提,储存大厂EMC在十二月刚刚买下Connectix公司的死对头VMware)IDC 和Metadata 等市场调查公司都认为未来几年微软在Server端和网络储存装置的市场占有率会大幅成长。加上桌面系统(desktop system)本来就是微软的囊中物,以及近来Windows CE .NET和Smart Phone在PDA和手机市场的斩获。.NET外来的发展力道,不容小觑。在开发工具方面,Visual Studio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开发工具之一,Visual Studio第六版出现了一段很长的停滞期,迟迟未推出新版。但随着微软整个.NET的策略渐渐成形,VisualStudio .NET推出的时程也渐渐频繁起来,2002年第一季推出Visual Studio .NET 2002(支援.NET 1.0),2003年年中推出Visual Studio .NET 2003(支援.NET 1.1),预计2004年年中推出代号为Whidbey的下一版本(支持.NET Framework2.0、SQL Server “Yukon”、Office System),以及2005年推出代号为Orcas 的下下版(主要是支持下一版的WindowsLonghorn)。从2002年开始,Visual Studio维持一年推出一个版本,而且每个版本的推出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除了VisualStudio之外,开发工具大厂Borland 也推出C#Builder 以及Delphi 8 来支持.NET,提供程序员更多的选择。

 

2003 年.NET 领域大事记

03/26 微软发布Microsoft .NET compact framework

04/23 Microsoft 公司正式发布了Microsoft Windows CE .NET 4.2 版

操作系统

04/25 英文版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64- 位)

在全球上市

05/06 Borland 发布C# Builder for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05/22 微软发布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简体中文版

06/18 ASP.NET Web Matrix发布了最新升级版本,支持Frame work 1.1

11/03 Borland 公司宣布推出

 

波澜不惊的C++

撰文/ 孟岩

2003 年对于C++程序员来说,是波澜不惊的一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这一年来在C++开发领域没有发生任何标志性或者决定性的事件。总体上讲,软件产业中最活跃的应用系统开发逐渐从C++转移到以Java 和C#、VB.NET为代表的新一代编程语言之上,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预期在几年之后,C++将主要成为一个系统级的开发语言,在嵌入式开发、核心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发挥作用。

在美国,C++处于稳定和缓慢地发展之中,从工作需求统计和其他现实迹象来看,C++ 仍然是工业界最主流的语言之一,而且C++程序员的收入仍然明显高于其他语言的使用者。由于中国软件产业与生俱来的浮躁本质,每次开发方式的迁徙,都会给中国软件企业和开发者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在国内,C++程序员的数量已经开始有缩减的迹象。由于其竞争语言(Java、C#)的简单易学,新的加入程序员并不倾向于将大量的精力投入C++学习中。同时,C++缺乏功能丰富的通用标准库,这一缺陷对于以高层应用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和开发者而言尤其严重,从而越来越成为C++在中国发展壮大的障碍。不少原先以C++开发的项目,为了提高开发效率,逐渐

转移到新的平台上。毋庸讳言,在这一年的平静之下,人们不难看到C++的危机,尤其是C++在中国软件产业中的危机。

本年度最令C++社群关注的C++开发工具分别来自C++编译器传统两大厂商—— Microsoft 和Borland。

微软于年初推出的Visual C++.NET 7.1 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产品。一方面,微软史无前例地大幅度提高了VC++编译器与ISO 14882 标准的兼容性,使之成为当前市场上最符合ISO 标准的几个编译器之一,从而广受好评。另一方面,微软为了让VC++在.NET时代继续生存,为C++加入了ManagedExtension(受管扩展),从而创造出C++ 的一种变体——Managed C++。Managed C++ 从它问世的第一天起,就几乎没有得到过一句好评。据微软VC 开发组的人士宣称,他们设计Managed C++ 是为了帮助C++在.NET时代生存下去,但是MC++那丑陋的语法和扭曲的形态,着实把C++的支持者吓坏了,在大家看来,这么变态的语法,与其说是帮助了C++,倒不如说是向世人宣告C++跟.NET根本不兼容。与微软相比,Borland似乎对于C++在.NET时代的地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没有地位。Borland 认为,C++根本不必为了迎合.NET而自我作践,在未来的嵌入式开发中和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和高性能软件系统开发中,C++的地位会得到继续加强。因此,Borland 在重装推出的BorlandC++Builder X中,根本没有考虑让C++与.NET兼容的问题,而是倾全力加强C++ native开发能力。关于CBX的话题,成了本年度C++社群唯一一个热点。笔者接触了一些“内幕”人士,都信誓旦旦地宣称,CBX的C++编译器将很快成为业内最优秀的C++ 编译器。不过我对此颇为存疑,因为在我心目中,最出色的C++编译器来自Intel。

C++编译器市场上,Intel 不声不响地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难怪,Intel 打算将它在PC市场上的成功复制到移动设备市场,为此就必须给自己的硬件平台配套优秀的C/C++编译器。早在三年前,Intel 就收购了当时以“最标准”和“最高效”著称的KAI C++编译器团队,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KAI的编译器技术融入Intel C++。在三年的时间里,IntelC++编译器的版本号从4 飙升到8.0,标准化程度和目标代码性能大幅提升,已经成为Intel各平台上开发高性能和超高性能软件系统的首选编译器。GNU C++编译器推出了3.3版本,同样大大提高了对ISO C++ 标准的遵循程度,不过似乎在质量上出了一些问题,不断地有bugs 被用户报告出来。现在很多Linux上的C++开发者还在坚持使用G++ 2.95.3这个非常稳定的版本。

C++社群企盼已久的“标准化”时代基本到来,C++编译器之间的分别已经微乎其微,对于“哪个编译器更加符合标准”的讨论也已经成为只有专家级的C++高手才能看得懂的天书。

尽管C++缺乏功能丰富、可移植而又标准化的程序库,并因此在应用开发领域节节败退,但是如果论绝对数量,C++的程序库绝对可以算是“极大丰富”。我们首先来看看C++标准库。Dinkumware C/C++ Library(www.dinkumware.com):由前贝尔实验室资深研究员、C标准委员会标准库子委员会主席P. J. Plauger一手创建的Dinkumware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C/C++程序库开发的公司。在过去几年里,这家公司的C/C++标准库系列产品渐入佳境,不但继续巩固了VC“御用C++标准库”的地位,而且已经征服Borland,入主CBX。据去年的一次性能测试结果,Dinkumware Library是目前性能最优的标准库实现。STLport (www.stlport.org):STLport是以经典的SGI STL(http://www.sgi.com/tech/stl/)为基础,由一小群C++ 开发者自发组织和维护的开源

C++标准库,它的可移植性非常突出,性能也很优越。C++ 的优秀站点不少,读者可以通过http://www.

research.att.com/~bs/C++.html、groups.google.com、www.cuj.com、www.codeproject、www.cpphome.net来查看最新的技术新闻和热点话题。另外,值得一看的Weblog 还有Informit的C++ Blog。

2003 年,C++领域也出了不少新书,值得推荐的有C++Gotchas,推荐星级为3.5。Applied C++,推荐星级为3.5,《Effective C++ 3/e》的推荐星级为5,《C++ NetworkProgramming》的推荐星级为5,《Pattern-Oriented SoftwareArchitecture Vol.1/Vol.2》今年推出中文版,推荐星级也为5。

C++目前的开源项目是接近12,000,仍然名列C 之后而位居所有编程语言中的第二位。Java名列第三,比较优秀的有WinMerge、FileZilla、Boch x86 PC emulator、TortoiseCVS、FreeImage、eMule / aMule、VirtualDub、The RoboCupSoccer Simulator、Graphics3D、ACE 5.3 + TAO 1.3以及ICE。

 

2003 年C++领域大事记

2003/03 Boost 推出1.30.0

2003/04 Visual C++.NET 7.1 发布

2003/06 Sybase 推出最新SQL Anywhere Studio8.0.2 中文版等产品

08/11 Rouge Wave 发布新版SourcePro 6.0

08/28 IBM 发布Mac 平台上的C++ 编译器X

2003/07 Microsoft 发布Embedded Visual C++ 4.0

2003/09 Metroworks 发布CodeWarrior 9.0L

2003/09 Borland 透露C++BuilderX 的简单情况

2003/10 ECMA成立委员会,将对CLI平台上的C++扩展进行标准化

2003/11 Rouge Wave 被Quovadx 收购

2003/11 Borland 发布Kylix 3.0

2003/12/03 Open Watcom C/C++ 1.2 发布

2003/12/15 Intel 发布目前IA32/64 架构上最优化的C++ 编译器Intel

C/C++ 8.0

 

__稳步求进的开源世界

撰文/ 汤韬

2003 年里,在开源领域,两件事始终牵动着整个IT人的目光。

不得不佩服SCO 的勇气,小小的SCO公司一纸诉状不仅将业界巨人,也是整个开源运动最大商业资助者IBM送上了被告席,也把自己放在了全世界开源爱好者的对立面。现在就预测SCO 案件会对Linux以及开源软件的重要基石—— GPL协议产生怎样的影响似乎还太早。但是有一点已经很明白,那就是Liunx在大型商业级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的势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遏制。这也许正是SCO及其幕后支持者所要达到的目的。

从技术上讲,Kernel 只是整个Linux很小部分,而受到SCO版权案影响的代码也只是Kernel很少一部分。暂且不论案件的结果如何,清除这部分版权有问题的代码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SCO 心里也很明白这个事实。但这并不是SCO们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自从IBM宣布全力支持Linux以及开放源代码以来,Linux在企业级应用的步伐就更加显得快速而有力。这倒并不是IBM对整个Linux在技术上带来多大巨大进步,而是说因为有了IBM 的支持,这就仿佛有了一个担保,一个业界巨人的担保。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级用户部署Linux的决心。而SCO 们正是看到IBM的整个Linux界的地位。因此,将IBM拖入官司的泥潭,不仅可以分散其注意力,更可以以此警告全世界的Linux商业用户们:Linux还存在未知的版权问题,请小心使用,否则后果自负。

不过到目前看来,整个Linux以及所有的开源软件还是在稳步的前进着。本年度有关Linux的另一件大事当然是Kernel2.6 正式发布。从最初预测的2003年第二季度发布,到最终被延迟到年末。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全世界Linux fans对于2.6的热情。Linus Torvalds 也明白,越是万众瞩目,就越是要谨慎发布。在吸取了2.4仓促发布的教训后,2.6实行了更加严格和频繁的测试。有报道说,即使是现在2.6test10的代码质量也已经相当2.4在发布一年后2.4.17 的品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样的等待倒却是值得。2.6 版本Kernel 的设计将是极具革命性的一个版本。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2.6 拥有了抢先式进程调度器,这使得它在多处理器的高负载环境下能够具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同时抢占式的内核,也能够更加灵敏的对诸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做出反应,这对于桌面系统或是嵌入式设备都会是好消息。相对于2.4来说,2.6整个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新的驱动开发方式,统一的设备模型,改良的内存分配策略,这都使得2.6的kernel 将会成为Linux的发展历史上又一里程碑。

除此之外,在2003年似乎并没有太多令人激动的开源产品发布。众多老牌开源产品仍然按照自己的既定步伐升级版本。P o s t g r e s q l 和M y s q l 在相互竞争中也在相互学习,Postgresql 在7.4 发布之后,其速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Mysql 的功能也愈加丰富,可靠性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语言层面,受到整个Java和.net流行趋势的影响,基于虚拟机技术的语言获得了空前的青睐与关注。Perl 和PHP都会在其下一个版本中重写执行引擎,虚拟机技术是其必然的选择。当然,python、Ruby 早已如此。看来今后的开发语言将会基本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是以C/C++为首的编译型语言,一种就是以JVM以及.net为代表各种虚拟机语言。而且现在一个流行的趋势是,许多主流脚本语言,正在向着JVM或是.net平台上进行移植。典型的如Jython。由此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语言逐渐融合到几个统一的平台,这样每种语言可用的库资源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语言之间本质的差异恐怕也将越来越小。

不知道这样的语言融合对于软件开发来说究竟是喜是忧。喜的是,选择越来越简单,而且不用担心语言过时,同时学习不同语言的成本也将更低,但也许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更多的语言。忧的是如此众多雷同的语言是否会限制我们的视野,从而使我们丧失了尝试的勇气。但也许这是必然,俗话说:天下大事,分就必合,合久必分。在OO理论已日益成熟的今天,所有语言统一在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虚拟机基础上似乎并无不

妥。但是统一就意味整个系统的稳定,熵在增加。归于死寂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许我们应该期待着下一场语言的革命。

2003 年开源领域大事记

01/19 FreeBSD 5.0 发布,标志FreeBSD 这又重量级开源操作系

统跨上新台阶。

01/28 KDE3.1 发布

02/06 GNOME 2.2 发布

05/14 GCC3.3 发布

06/30 Mozilla 1.4 发布

07/29 Python2.3 发布,性能获得大幅提升

09/24 Samba 3.0 发布

10/23 Redhat Enterpriese Linux 3.0 发布

12/19 Linux Kernel 2.6 正式发布

 

数据库的嬗变

撰文/ 晓熊

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法则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今年注定要成为一个转折,至少对于Oracle公司来说是这样。在2003年的Oracle

World 上,当Oracle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在旧金山宣布下一代产品为“10g”时,在场的人都意识到,一个数据库的新时代开始了。从“i”(internet)到“g”(grid),绝不是一个一个小小的字母变化,它标志着作为软件基础设施的数据库领域已经率先为网格计算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是的,这将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时代啊!你每天都在用电,但你从来就没去想过要建一座发电厂;你每天都在用水,但你从来都不去想,这座城市的自来水厂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以后能够象购买电和水一样购买IT服务和计算能力就好了。这就是网格计算即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Oracle的“10g”是一个完整、集成的网格计算架构,其中包括“ORACLE 10g Database”、“ORACLE 10g ApplicationServer”、“ORACLE 10g Enterprise Manager”三部分。Oracle的网格计算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存储网格、数据库网格、应用服务器网格和网格控制。这将意味着通过多台小型服务器的协作,利用低成本、标准化、模块化部件,以及开放式的完整集成软件构造网格计算,可以带给企业低成本的高服务质量。

无独有偶,刚刚走过20 年的IBM 公司的数据库产品DB2也推出了“随需应变”的概念。在这一年里, IBM 将数据管理产品统一更名为信息管理产品,旨在改变很多用户对于 DB2家族产品只能完成单一的数据管理的印象,强调了 DB2 家族在信息的处理与集成方面的能力。另外,DB2 发布了 DB2 InformationIntegrator(该产品由以前的 DB2 DataJoiner 和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演化而来),该款软件旨在帮助客户即时访问、集成、管理和分析存储于企业内外任何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其成长为覆盖数据库管理、商业智能、内容管理、信息集成和数据库工具的大家族。

一切都在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隐藏在变化后面的法则。我们稍加总结,就不难得出这些法则大致是,产品形成系列化(家族化);希望支持各种互联网应用;更加智能化;更加集成化等。

正因为如此,大家的变化才会有着几乎相同的方向。除了Oracle和IBM以外,Sybase也树起了“大集成”旗帜,在2003年年初推出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的最新版本——Sybase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0.3 以外,Sybase提供的产品有 Replication Server、Enterprise Connect Data Access、MobiLink、RepConnector。在应用集成方面,Sybase通过收购New Era Of Networks满足了用户对数据集中和应用整合的两个层面的需求;S y b a s e 提供的产品有I n t e g r a t i o n Orchestrator、EAServer、Enterprise Portal、Content Server以及Appeon。在业务集成方面,可以通过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的信息自动化实现业务集成;Sybase提供的产品有 Integration Orchestrator 、PowerDesigner。

微软公司今年除了推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64-位企业版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推销”和宣传那个代号为“Yukon”的产品,并不断宣称“Yukon”中那些又新又酷的特性。我们知道它发布补丁的速度往往是发布产品速度的几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微软公司在2003 年推出了一个对现有的SQL Server 数据库以及未来的Yukon 数据库的管理软件。这一软件名为最佳配置分析器(Best Practices Analyzer ),它可以对当前的数据库进行扫描并提供一个优化数据库配置和性能的方案。

“我最终将击败关系结构”, 这是Charles Bachman (网状数据库模式创始人)多年以前说的一句话,今天听起来依然令人毛骨悚然。因为,从目前占统治地位的互联网链接导航和信息交换方式来看,他的话已经对了一半,因为非结构化的数据要远远多于结构化的数据,而另一半则被各大数据库厂商正在实现,从大家都十分关注Xquery标准和技术的事实中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数据、计算机硬件和数据库应用,这三者推动着数据库技术与系统的发展。数据库要管理的数据的复杂度和数据量都在迅速增长;计算机硬件平台的发展仍然实践着摩尔定律;数据库应用迅速向深度、广度扩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数据库的应用环境,向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这些因素的变化将继续推动着数据库技术的进步,除了Web数据库技术、并行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管理等这些新技术以外,还会出现其它新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将主要围绕更好的引擎,分布式商务模型,分布式数据,信息集成,网格计算,自主系统,信息整合等方面展开。

2003 年数据库领域大事记

02/19 Sybase 旗舰产品ASE推出最新版本

03/24 Sybase 推出最新SQL Anywhere Studio8.0.2 中文版等产品

03/05 MySQL Users Conference and Expo 2003:

04/25 微软新推出64-bit SQL Server 2000,增强了微软平台

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04/11 MySQL 4.1.0 Alpha 发布

04/21 EMS PostgreSQL Manager for Linux 发布

04/24 MySQL Manager for Windows 2.3 发布

05/15 DB2 Information Integrator 发布,该产品由以前的DB2

DataJoiner 和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演化而来

05/15 DbEncrypt for Microsoft SQL Server 发布

06/27 MySQL/PostgreSQL Export 1.4 发布

08/04 Oracle 10G Geared for the Grid

09/17 MySQL 4.0.15 发布

09/12 Sybase 正式发布Pocket PowerBuilder

10/06 MS SQL Manager 发布

10/22 Two new versions ofPremiumSoft Navicat (MySQL Client)发布

11/11 RAMSuite OraBuilder v.1.3.7 发布

11/20 PostgreSQL 7.4 发布

12/08 Navicat (MySQL Client for Windows) 5.3.12 发布

12/10 Navicat (MySQL Client for Mac OS X) 4.4.2 发布

12/11 EMS PostgreSQL Manager 2.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