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c总结

jdbc

1.    连接数据库的步骤:

1)       注册驱动

2)       建立连接

3)       创建语句

4)       执行语句

5)       处理结果

6)       释放资源(注意关闭的顺序)

实例//1.注册驱动

      


2.    注意在jdbc中的sql注入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使用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 ps = null;// 利用PreparedStatement而不用Statement是因为PreparedStatement能够对输入的内容进行过滤,除去sql的关键字,防止此问题。

3.    数据库中对大文本的写入和读取:clob类的处理



4.    问题blob类型读取二进制文件

数据库编译时异常的处理,编写自己的异常类



在sql中SQLException是编译时异常,所以要抛出,但是如果只是向上抛出的话,会导致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关系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数据访问层中将异常catch住,编写异常类进行处理,在运行时如果上层能够处理就处理。从而使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耦合度减少。

5.    一个类的实例化的过程中首先执行的是静态代码块,然后是构造函数。

6.     

事务的处理问题:



7.    跨越多个数据源的事务(JTA)实现分布式的数据处理,事务处理步骤:

1)       打开事务

2)       提交事务

3)       回滚事务

8.    在数据库中编写组件(函数),通过ps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Statement.RETURN_GENERATED_KEYS);//能够得到数据库中的组件。这样通过组件可以在用户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时,在返回时可以用组件对结果进行标识,说明数据已经在数据库中得到更新。

9.    批处理,对sql语句的打包。

10.  

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进行查询,并将结果封装为Map返回


11. 对象与关系的映射(利用反射)



12. 创建数据库连接池,先创建多个连接,将连接一次放在List的尾部,用的时候从List的头部取出连接,使用连接;用完释放连接的时候是将连接返回到连接池的尾部,供后边的用户使用。达到连接重复使用的目地。



13. 对创建连接的优化,利用dbcp作为数据源,从数据源中取出连接。编写自己的数据源。对代码的优化是从“变与不变”入手的。

14. 通过模板模式对增删改查进行优化,利用抽象和继承实现。

15. 利用工厂模式和sping对数据库的封装进行最终版本的实现。

posted @ 2012-02-19 18:54  心休  阅读(2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