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各常见网络协议

摘要: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简介 介绍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Smart Link,又叫做备份链路。一个Smart Link由两个接口组成,其中一个接口作为另一个的备份。Smart Link常用于双上行组网,提供可靠高效的备份和快速的切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8:28 博雅塔之客 阅读(1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管理VRRP 为了提高网络可靠性,通常部署主备双归属。为了满足不同的业务需要,设备之间可以运行多个VRRP备份组。此时每个VRRP备份组都需要维护自己的状态机,这样设备之间就会存在大量的VRRP协议报文。 如图1所示,为了减少协议报文对带宽的占用及CPU资源的消耗,可以将其中一个VRRP备份组配置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41 博雅塔之客 阅读(87)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负载分担 负载分担是指多个VRRP备份组同时承担业务,如图1所示。VRRP负载分担与VRRP主备备份的基本原理和报文协商过程都是相同的。同样对于每一个VRRP备份组,都包含一个Master设备和若干Backup设备。与主备备份方式不同点在于:负载分担方式需要建立多个VRRP备份组,各备份组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40 博雅塔之客 阅读(152)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主备备份 主备备份是VRRP提供备份功能的基本方式,如图1所示。该方式需要建立一个虚拟路由器,该虚拟路由器包括一个Master设备和若干Backup设备。 正常情况下,SwitchA为Master设备并承担业务转发任务,SwitchB和SwitchC为Backup设备且不承担业务转发。Sw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8 博雅塔之客 阅读(39)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工作原理 VRRP状态机 VRRP协议中定义了三种状态机:初始状态(Initialize)、活动状态(Master)、备份状态(Backup)。其中,只有处于Master状态的设备才可以转发那些发送到虚拟IP地址的报文。 表1 VRRP协议状态 状态 说明 Initialize 该状态为V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8 博雅塔之客 阅读(146)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协议报文 VRRP协议报文用来将Master设备的优先级和状态通告给同一备份组的所有Backup设备。 VRRP协议报文封装在IP报文中,发送到分配给VRRP的IP组播地址。在IP报文头中,源地址为发送报文接口的主IP地址(不是虚拟IP地址),目的地址是224.0.0.18,TTL是25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7 博雅塔之客 阅读(2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概述 如图1所示,HostA通过Switch双归属到SwitchA和SwitchB。在SwitchA和SwitchB上配置VRRP备份组,对外体现为一台虚拟路由器,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图1 VRRP备份组示意图 我们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中部署VRRP协议,下面结合该图介绍VRRP协议的基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6 博雅塔之客 阅读(33) 评论(0) 推荐(0)
摘要:VRRP简介 介绍VRRP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通过把几台路由设备联合组成一台虚拟的路由设备,将虚拟路由设备的IP地址作为用户的默认网关实现与外部网络通信。当网关设备发生故障时,VRRP机制能够选举新的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5 博雅塔之客 阅读(48) 评论(0) 推荐(0)
摘要:BFD原理描述 介绍BFD的实现原理。 原理简介 BFD在两台网络设备上建立会话,用来检测网络设备间的双向转发路径,为上层应用服务。BFD本身并没有邻居发现机制,而是靠被服务的上层应用通知其邻居信息以建立会话。会话建立后会周期性地快速发送BFD报文,如果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BFD报文则认为该双向转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4 博雅塔之客 阅读(654) 评论(0) 推荐(0)
摘要:BFD简介 介绍BFD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是一种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 目的 为了减小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设备需要能够尽快检测到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32 博雅塔之客 阅读(284)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 Lite原理 对于前面讲述的链路聚合都是单设备与单设备之间的对接。如果Eth-Trunk出现故障或者对端设备故障,交换机或者服务器将无法与对端设备继续进行通信。使用跨设备链路聚合后,交换机或者服务器可以双归到两台设备上,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 根据上行设备部署的组网结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29 博雅塔之客 阅读(3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维护模式升级原理 M-LAG维护模式下的升级的基本原理是在维护模式下,通过OSPF/OSPFv3/BGP/BGP4+和LACP命令将流量先切换到备份链路上,再升级设备。升级完成后,依次删除LACP和OSPF/OSPFv3/BGP/BGP4+命令将流量回切,再退出维护模式。整个维护模式下的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27 博雅塔之客 阅读(234)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故障场景流量转发 M-LAG作为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技术,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如果出现故障(不管是链路故障、设备故障还是peer-link故障),M-LAG都能够保证正常的业务不受影响,下面介绍M-LAG在故障情况下是如何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的。 上行链路故障 图1 上行链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24 博雅塔之客 阅读(6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正常工作场景流量转发 M-LAG双活系统建立成功后即进入正常的工作,M-LAG主备设备负载分担共同进行流量的转发,转发行为没有区别。下面介绍M-LAG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是如何进行流量转发的。 单播流量转发 单播流量转发包括二层已知单播转发和三层单播转发。 如图1所示,M-LAG双活系统在接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21 博雅塔之客 阅读(179)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配置一致性检查 M-LAG是由两台设备组成的一个双活系统,可将M-LAG理解为一种横向虚拟化技术,将M-LAG的两台设备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形成一个统一的二层逻辑节点。这带来了逻辑拓扑的清晰高效,也决定了M-LAG两端设备的某些配置需要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M-LAG无法正常工作或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9 博雅塔之客 阅读(644)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防环机制 M-LAG本身具有防环机制,可以构造出一个无环网络。那么M-LAG是如何构造无环网络的呢?如图1所示,从接入设备或网络侧到达M-LAG配对设备的单播流量,会优先从本地转发出去,peer-link链路一般情况下不用来转发数据流量。当流量通过peer-link链路广播到对端M-LAG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8 博雅塔之客 阅读(282)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协议交互原理 基于M-LAG组成的双活系统提供了设备级的可靠性,那么M-LAG是如何建立的?如图 M-LAG的建立所示,M-LAG的建立过程有如下几个步骤: 图1 M-LAG的建立 DFS Group配对 当设备完成M-LAG配置后,设备首先通过peer-link链路发送DFS Grou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6 博雅塔之客 阅读(257)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的基本概念 如图1所示,用户侧设备Switch(可以是交换机或主机)通过M-LAG机制与另外两台设备(SwitchA和SwitchB)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共同组成一个双活系统。这样可以实现SwitchA和SwitchB共同进行流量转发的功能,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图1 M-LAG基本拓扑 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5 博雅塔之客 阅读(271) 评论(0) 推荐(0)
摘要:M-LAG简介 定义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如图1所示,将SwitchA和SwitchB通过peer-link链路连接并以同一个状态和Switch进行链路聚合协商,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4 博雅塔之客 阅读(178) 评论(0) 推荐(0)
摘要:NSR应用 NSR可以应用在支持堆叠的设备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4-15 17:13 博雅塔之客 阅读(12)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