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用过程总结: 1. opencore或clover的引导配置。取得电脑的硬件信息(主板型号,显卡芯片...等),从网络搜索或自行配置(选择kexts及配置config.plist),最终都是输出EFI文件目录。 2. 安装U盘制作。分两部分:首先是数据区使用各种工具将磁盘映像写入到分区; 其次,将第一步得到的EFI 文件目录放到EFI分区作根目录。 3. BIOS参数设置。如果bios 没有cfg_lock的配置,查询主板资料关于它的默认状态,若不确定,可将config.plist 中两个cfg相关的参数设为true。 4. 使用U盘,开始安装。若出错,检查config.plist文件的配置,或利用出错提示信息寻找解决方法。 5. 安装完成后,再测试确认主要硬件是否工作正常,视个人需求,决定是否改进它。若需要改进,去网络找方案,并验证。比如笔记本,通常还会有wifi的驱动问题,根据原wifi的接口换卡或找驱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14 13:09 知行合一N 阅读(2594)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