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是我从论坛上转载过来的,觉得写的还不错,暂时先转载过来,等有空的时候再验证下。转载地址:http://www.ourdev.cn/bbs/bbs_content.jsp?bbs_sn=1269705&bbs_page_no=12&bbs_id=1029控制说明: 1、电子琴:程序设计采用八个输入端口,分别与实验箱上的按键8~1引脚相连接,采用一个输出端口,与扬声器的引脚连接,时钟频率采用6MHz和4Hz。按键7~1分别用于中音的七个音符的发音(DO,RE,MI,FA,SO,LA,SI),按键8用于控制乐曲的播放。程序的编写采用状态机的编写方法,对按键的状态进行判断,对应相应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23 18:58 让linux飞一会儿 阅读(3799) 评论(0) 推荐(1)
摘要: 转载: http://blog.ednchina.com/conan85420/431119/message.aspx本程序首先输出目标地址空间的数据,然后连续发起两次DMA传输,最后再次输出DMA传输后目标地址空间的数据。第二次发起可以在第一次DMA传输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开始,不过要注意,两次的目标地址不能有重叠部分,否则发起会失败。#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clude "io.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23 09:28 让linux飞一会儿 阅读(540) 评论(0) 推荐(1)
摘要: 转载:http://blog.ednchina.com/conan85420/428608/message.aspx本实例在SDRAM中开辟了一个存储空间,无符号字符数组,通过DMA,将SDRAM中数据发送到on_chip ram中。其中可以通过串口监控DMA开始与结束目标地址空间的数据,此外也可以通过LED的状态,知晓DMA是否执行完毕。此外还可以通过Dubeg模式下,memory观察目标地址空间的数据变化。上图是发起DMA前,地址空间0x801000往后的地址全为零。上图是DMA传输完成后,地址空间0x801000往后的地址的数据变成红色,发生改变,数值与chr数组中元素的值一致,说明D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23 09:20 让linux飞一会儿 阅读(761) 评论(0) 推荐(1)
摘要: 转载:http://blog.ednchina.com/chactor/185802/message.aspx#92932最近练了一段时间的DMA传输,现做如下的总结,分享自己获得心得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系统运行时,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可以采用DMA的方式进行传输,以解脱出CPU来处理其他命令。 Nios II中的DMA传输有以下三种形式:1、 存储器到存储器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打开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而且源地址和目标地址都是自增的。tx = alt_dma_txchan_open("/dev/dma_0");//打开发送通道dma_res = alt_dma_txc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9-23 09:18 让linux飞一会儿 阅读(1282) 评论(0)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