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11 档案
转载: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文献阅读报告
摘要:一.问题提出
水文分区是水文地理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区域河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分层次的递阶结构系统, 指标之间存在错综繁杂的内在联系。传统的靠定性描述和少数定量指标进行分区划类的方法, 往往不能揭示研究对象本质的差别和多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任意性。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6条河流进行分区归类。
二.数量分析和处理
(1)选择指标
选取的10个水文特征指标为:X1,集水面积;X2,多年平均降水量;X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X4,多年平均陆面蒸发;X5,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X6,4~6月径流季节分配;X7,7~9月径流季节分配;X8,汛期4~9月径流季节分配;X9,非汛期10~3月径流季节分配;X10,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所占百分比。
(2)主成分分析
经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为91.41%。第一主成分F1,反映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和7~9月径流百分比。第二主成份是以年径流深和年降水量起主要作用的,反映了降雨补给型河流的基本特征。第三主成分是以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百分比与4~6月径流百分比起主要作用
阅读全文
转载:建模与反演
摘要:建模是指就某种物理过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的问题;
反演,就是用已知值推未知值,就像解方程或解方程组的问题。
基于模型知识基础上,依据可测参数值去反推目标的实时状态参数。
建模的方法大体有两种:
一种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归纳而成,一般称它为统计模型;
另一种基于已知的物理规律,通过演绎而获得解析表达式,一般称它为解析模型。
统计模型比较简单,便于反演,但物理机理不清,适用性受实验条件限制。
解析模型物理机制较清楚,适用性较强,便于误差传播分析,但公式一般较复杂,不便于反演。......
阅读全文
转载: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的遥感反演与计算
摘要:利用地面调查获取的森林生物量为因变量,以GIS因子和遥感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进行生物量与碳储量的换算。实现由点到面的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获取。
1数据获取
因变量的获取:地面样地生物量数据的获取方法是设置森林调查样地,调查样地乔木的每木胸高直径,计算平均胸径,利用各树种已建立的森林生物量相对生长式,计算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生物量,最后得出地面样地单位面积生物量. 利用常用的碳转换系数乘以森林生物量进行森林碳储量计算.......
阅读全文
转载:你说,蓄积量是怎么反演滴捏?
摘要:1.什么是蓄积量?
所谓的蓄积量,简单来说,就是指一片林子里有多少方的木头。单位可以用(m3/hm2)。
2.什么是反演?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们一直认为,地上的东西,跟卫星拍的影像和地上的地形因素,是存在关系的,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种明确的数学关系,可能是线性,也可能是其它曲线关系。把这个关系找出来,然后由这个方程式计算出一片又一片林子的木头数量来,这就是所谓的反演过程。
用咱们数学来表达就是:Y= f(Xi),因变量Y就是蓄积量,自变量Xi就是各个遥感因子和地理因子。
勤劳勇敢又智慧的科学头脑们一看到方程式,当然就想到:回归。那么数据从何而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