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要将设计模式当成算法去学习,初期可以模仿,但更多的它是一种思想 —— 管理变化,提高复用。 两个手段:分解 vs 抽象。 八大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DIP) 开放封闭原则(OCP) 单一职责原则(SRP) Liskov 替换原则(LSP) 接口隔离原则(ISP) 对象组合优于类继承 封装变化点 面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6:39 double64 阅读(3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领域规则”模式 在特定领域中,某些变化虽然频繁,但可以抽象为某种规则。这时候,结合特定领域,将问题抽象为语法规则,从而给出在该领域下的一般性解决方案。 典型模式 Interpreter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如果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比较复杂,类似的结构不断重复出现,如果使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6:35 double64 阅读(4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行为变化”模式 在组件的构建过程中,组件行为的变化经常导致组件本身剧烈的变化。“行为变化”模式将组件的行为和组件本身进行解耦,从而支持组件行为的变化,实现两者之间的松耦合。 典型模式 1· Command 2. Visitor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由于需求的改变,某些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6:12 double64 阅读(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行为变化”模式 在组件的构建过程中,组件行为的变化经常导致组件本身剧烈的变化。“行为变化”模式将组件的行为和组件本身进行解耦,从而支持组件行为的变化,实现两者之间的松耦合。 典型模式 1· Command 2. Visitor 动机(Motivation)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行为请求者”与“行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4:22 double64 阅读(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据结构”模式 常常有一些组件在内部具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如果让客户程序依赖这些特定的数据结构,将极大地破坏组件的复用。这时候,将这些特定数据结构封装在内部,在外部提供统一的接口,来实现与特定数据结构无关的访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典型模式 1.Composite 2·Iterator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4:00 double64 阅读(2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据结构”模式 常常有一些组件在内部具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如果让客户程序依赖这些特定的数据结构,将极大地破坏组件的复用。这时候,将这些特定数据结构封装在内部,在外部提供统一的接口,来实现与特定数据结构无关的访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典型模式 1.Composite 2·Iterator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3:41 double64 阅读(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据结构”模式 常常有一些组件在内部具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如果让客户程序依赖这些特定的数据结构,将极大地破坏组件的复用。这时候,将这些特定数据结构封装在内部,在外部提供统一的接口,来实现与特定数据结构无关的访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典型模式 1.Composite 2·Iterator 3·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9-30 10:44 double64 阅读(3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