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研究员断言房价跌10年,让人眼前一亮!

手握重金的保险资金,并不打算充当中国房地产业的“救命稻草”,在24日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术报告会上,国内头号财险商中国人保旗下的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人保资产高级研究员凌秀丽亮出了她所在团队针对房价的最新研判,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悲观的一个断言:国内住宅价格会一跌10年,缩水50%是完全可能的。

我把凌秀丽所在团队得出的这一研判,看作是号准苍生实情的一道“秀丽风景线”,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在当前

“楼市已是铁底”“房价万万降不得”“为第二套房政策松绑”的呼声愈发脆响之际,“断言房价跌10年”的判断,简直就是一声惊雷。因为颇含深意的是,凌秀丽此结论发表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开闸”前夜。正在修订的保险法草案中拟首次允许保险金涉足不动产。而一份报告称,中国楼市资金缺口高达3000亿元,故盼重资输血的楼市下意识将保险金看作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事实上,我国商品房房价这几年疯狂上扬,早已到了“背离苍生、灵魂出窍”的地步。就拿首善之区的北京来说,2007年每个家庭可支配的收入是6。6万元,而四环内房子均价是每平方米1。84万元,房价收入比竟扭曲到27。8倍。另外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其房价与市民的收入比也不甘其后。在某些局部,房价收入比甚至可达30倍以上。而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所认为的这个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水平是3倍至6倍。

单就房价而言,或许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大都市较之于纽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房价的确偏低,但一些话语权精英人士,往往采取“单线移动”的方式陈述问题,人家公民的年收入是我们的数倍甚至10多倍。作为吃、住、行等民生基本消费品,考量商品价格是否存在泡沫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它是否踏步在大多数公民所能承受的基准线上。而今的公民居住现实是,一套三居室的商品房动辄就要近百万元,对大多数年薪仅两三万元的公民来说,30年后才能摆脱“房奴”煎熬,这不仅是剥他们的皮,简直就像在挖他们的肉。

笔者一直不愿相信,这样简单的道理,会没有应具苍生忧患意识的公共学者出来阐明;这般一眼能视的民生购房维艰实境,会唤不醒精英人士的恻隐之心。一地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当然可以催动GDP的上蹿脚步,但不应是这种感性而执著的“催法”,而应是理性并富有前瞻意识的稳步推动;房地产的发展在一地成为支柱产业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能培植出更多行业成为“支柱”,那才是一地经济稳健发展之幸。

我们期待有更多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公共知识分子,更多尽职履责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呵护人,能像凌秀丽研究员那样负责、务实、坦然起来,尽快促动房价回归公民能承受的理性价位上去。这不但是对苍生社会负责,也是对房地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大局负责;任何一名公共监管者和学者,理应

“三省吾身”,认清当前房价依然偏离百姓收入承受力的现实,谨慎其言、洁净其行。

posted on 2008-09-30 16:26  巍巍边疆  阅读(70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