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真能刺激身体的造血机能吗?


曾经有几个常捐血的朋友来找我,他们平均在两三年内捐了十次以上的血。从外表看,几乎都出现肺虚的症状,皮肤偏黑而且乾。他们有些是由於血浓度太低了,捐血站不再让他们捐血时,才惊觉身体出了状况。
西医有一种说法,认為捐血能刺激身体的造血机能。我不知道这是真的学理上有这样的证据,还是為了鼓励社会大眾捐血所编造出来的谎言,如果是后者,那就很不道德了。
通常在捐血之后,静脉裡的血红素和血液裡的各种成份的浓度都会降低,但是多数人在第二天这些数据就会回到正常的状况。大概『捐血能刺激造血机能』的说法是从这个现象来的。
身体的血液就像企业的资金一样,当企业的资金不足时,会依照各个部门不同的重要性,适当的调整资金的分配。同样的,当身体的主要血管裡的血液减少时,由於这部份血液直接影响身体的运行,如果血液不足,会出现立即的危险。因此,身体会把本来分配在其他器官裡的血液紧急调到主要血管中。於是第二天主要血管中的血液浓度就恢復了正常。这种快速恢復的现象,并不代表身体增加了新造的血来弥补捐血的损失。只是身体减少的血液是器官裡的血液,不会影响主要血管的浓度,但是身体的总血量确实减少了。
这就像我身上有一万元,银行有九万元,我的总资產有十万元。从身上的钱拿出五千元,捐给慈善机构,身上的钱立刻少了五千元。第二天再到银行领五千元,身上又恢復了一万元,可是银行裡已经少了五千元。我的总资產剩下九万五千元。从能量不灭定律来看,血液是身体的能量,捐出去所减少的能量必需有新的补充,才会恢復。身上的血液,仍然必需经过吸收营养,规律而良好的睡眠,让身体正常的造血,才会產生。『捐血能够刺激造血机能』的说法,违反了能量不灭定律。
捐血和捐钱都是行善的方式,想捐钱的人,一定得先赚钱或存到足够的钱才能捐。同样的,想捐血的人,一定要先明白养血的方法,可以先养了血再去捐,也可以捐了血之后再养血。养血最重要的就是要早睡,同时注意改善身体对营养的吸收。饮食『细嚼慢咽』加上敲胆经,是增加营养吸收很好的方法。每捐一次血,至少得维持十天至半个月在夜间十点前睡,才有机会把捐出去的血补回来。因此,生活不规律的人,是不适合捐血的,捐血的频率也必需视自己的生活作息和整体状况而调整。
捐血就像捐钱一样,都必定有真实的付出,捐出去的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捐出去的血也不会凭空长出来。血库裡的血需要大家的捐赠才能维持运行,但愿所有想捐血的善心人士,都能长保健康。

posted @ 2007-05-07 10:29  至尊王者  阅读(41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