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计算机原理

摘要:1、CRC校验的基本原理 *增加冗余码(校验位) *生成多项式G(x) 收发双方约定的一个(r+1)位二进制数,发送方利用G(x)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除运算,生成校验码。接收方利用G(x)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除运算检测差错及错误定位。 *G(x)应满足的条件 A、最高位和最低为必须为1 B、当被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4-09 09:37 ice--cream
摘要:1、奇偶检验的基本原理 1)增加冗余码(校验位) 2)编码:根据有效信息计算校验信息位,使校验码(数据+1位校验信息)中1的个数满足奇/偶校验的要求 3)检错方法与电路 2、奇偶检验的特点 *编码与检错简单 *编码效率高 *不能检测偶数位错误,无错结论不可靠,是一种错误检验码 *不能定位错误,因此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9 19:38 ice--cream
摘要:1、数据校验的必要性 1)受元器件的质量、电路故障或噪音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在被处理、传输、存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 2)若能设计硬件层面的错误检测机制,可以减少基于软件检错的代价(系统观) 2、校验的基本原理 3、码距的概念 1)同一编码中,任意两个合法编码之间不同二进制位数的最小值 2)00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9 17:18 ice--cream
摘要:1、定点数据表示 *可表示定点小数和整数 * *定点小数表示数的范围(补码为例):-1≤x≤1-2-n *定点整数表示数的范围(补码为例):-2n ≤ x ≤ 2 n -1 *定点数据表示数的不足:数据表示范围受限 2、浮点数据表示 把数的范围和精度分别表示的一种数据表示方法 浮点数的使用场合:当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9 16:53 ice--cream
摘要:1、为什么研究机器内的数据表示 1)目的:组织数据,方便计算机硬件直接使用 2)要考虑的因素: 支持的数据类型 能表示的数据范围 能表示的数据精度 存储和处理的代价 是否有利于软件的移植等,,,,, 2、机器内的数据表示 1)真值:符号用“+”、“-”表示的数据表示方法 2)机器数:符号数值化的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9 15:12 ice--cream
摘要:1.非时间指标 1)机器字长:指机器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由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 *一般与内部寄存器的位数相等(字长) *字长越长,表示数据的范围就越大,精确度越高 *目前常见的有32位和64位字长 2)总线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最大信息的位数 *一般指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2 22:08 ice--cream
摘要: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存储系统构建与快速访问 存储程序:将程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指令系统、控制器设计等 程序控制:按指令地址访问存储器并取出指令,经译码依次产生指令执行所需的控制信号,实现对计算的控制,完成指令的功能。 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软件) 1)硬件系统(总体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2 16:56 ice--c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