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 的指针地址及实际的内存地址
var
  str: string;
  pstr: PString;
  pc: PChar;
begin
  {在没有给 str 赋值以前, 既然声明了, 就有了指针地址(@str):}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tr))); {1244652; 这是在栈中的 str 的指针地址}

  {但现在还没有分配真正储存字符串内存}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tr)));  {0; 0 就是 null}

  str := 'Delphi';

  {一旦赋值后...}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tr))); {1244652; 这是在栈中的 str 的指针地址}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tr)));  {4580800; 这是在堆中的 str 的实际地址}

  {通过指针地址获取字符串, 其中的 pstr 是前面定义的字符串指针}
  pstr := @str;
  ShowMessage(pstr^); {Delphi}

  {通过实际地址获取字符串, 其中的 pc 是前面定义的字符指针}
  pc := PChar(Integer(str));
  ShowMessage(pc);    {Delphi}
end;

一个字符串(AnsiString 或 String, 譬如是 "Form1" )在内存中是这样储存的:

F o r m 1

黄色区域是真正存字符串的位置, 前面说的字符串所在的内存地址, 就是本例中的 "F" 所在的位置;
蓝色的四个字节储存一个 Integer 值, 表示字符串的长度;
最后红色的一个字节储存一个空字符(#0), 表示字符串的结束, 同时也是为了和 Windows 的 null 结束的字符串兼容;
绿色的四个字节也是一个 Integer 值, 表示该字符串被引用的次数(也就是有几个字符串的指针指向它).

还是看例子吧:
var
  str,s1,s2: string;
  pint: PInteger;
begin
  str := Self.Text; {把窗体标题给它吧; 现在 str 指向了窗体标题所在的内存位置}
  s1 := str;        {给 s1 赋值}
  s2 := str;        {给 s2 赋值; 现在窗体标题已经有了 str、s1、s2 三个引用}

  {str、s1、s2 的指针肯定不一样; 但现在指向内存的同一个位置, 测试:}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tr))); {15190384}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1)));  {15190384}
  ShowMessage(IntToStr(Integer(s2)));  {15190384}

  {向左偏移 4 个字节就是字符串长度的位置, 读出它来(肯定是5):}
  pint := PInteger(Integer(str) - 4);
  ShowMessage(IntToStr(pint^));      {5}

  {向左偏移 8 个字节就是字符串的引用计数, 读出它来(肯定是3):}
  pint := PInteger(Integer(str) - 8);
  ShowMessage(IntToStr(pint^));      {3}
end;

当某段字符串内存的引用计数为 0 时, Delphi 就会自动释放它; 这也是字符串不需要手动释放的原因.
我在测试时发现: 所有常量和非全局的变量的引用计数一直是 "-1".

posted on 2008-03-03 16:43  万一  阅读(12805)  评论(2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