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RIP报文格式

摘要: 071531 命令字(1字节)版本(1字节)必须为0(2字节) 地址类型标识符(2字节)必须为0(2字节) IP地址 必须为0 必须为0 Metric值(1—16) (最多可以有24个另外的路由,与前20字节具有相同的格式) “命令字”字段为1时表示RIP请求,为2时表示RIP应答。地址类型标志符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12 陈泽宇czy 阅读(250) 评论(0) 推荐(0)

RIP协议

摘要: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11 陈泽宇czy 阅读(117) 评论(0) 推荐(0)

RIP基本配置

摘要: *先把IP跟loopback口配置好。 做好实验前的配置后我们来配置路由器R1、拿他当范例: R1#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10 陈泽宇czy 阅读(186) 评论(0) 推荐(0)

RIP的局限性

摘要: 1)、协议中规定,一条有效的路由信息的度量(metric)不能超过15,这就使得该协议不能应用于很大型的网络,应该说正是由于设计者考虑到该协议只适合于小型网络所以才进行了这一限制。对于metric为16的目标网络来说,即认为其不可到达。 2)、该路由协议应用到实际中时,很容易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的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10 陈泽宇czy 阅读(296) 评论(0) 推荐(0)

RIP结构

摘要: 使用R I P报文中列出的项, RIP主机可以彼此之间交流路由信息。这些信息存储在路由表中,路由表为每一个知道的、可达的目的地保留一项。每个目的地表项是到达那个目的地的最低开销路由。 注意每个目的地的表项数可以随路由生产商的不同而变化。生产商可能选择遵守规范,也可以对标准进行他们认为合适的“强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9 陈泽宇czy 阅读(143) 评论(0) 推荐(0)

链路聚合的优点

摘要: 链路聚合的优点有:1、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为一个逻辑链路增加了带宽 2、增加了可靠性。当有一条链路,例如D断开,流量会自动在剩下的A B C三条链路间重新分配 3、避免二层环路 4、实现链路传输弹性和冗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9 陈泽宇czy 阅读(290) 评论(0) 推荐(0)

组播地址

摘要: 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使用D类IP地址, D类地址不能出现在IP报文的源IP地址字段。单播数据传输过程中,一个数据包传输的路径是从源地址路由到目的地址,利用“逐跳”的原理在IP网络中传输。然而在ip组播环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形成组地址。所有的信息接收者都加入到一个组内,并且一旦加入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7 陈泽宇czy 阅读(126) 评论(0) 推荐(0)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

摘要: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管理距离管理距离(AD)是用来衡量接收来自相邻路由器上路由选择信息的可信度的。默认的管理距离路由源 默认AD连接接口 0静态路由 1EIGRP 90IGRP 100OSPF 110RIP 120Externat EIGRP 170未知 255(这个路由将绝不会被使用)路由选择协议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6 陈泽宇czy 阅读(156) 评论(0) 推荐(0)

路由基础

摘要: 路由基础要完成对数据包的路由,一个路由器必须至少了解以下内容:1. 目的地址2. 项链路由器,并可以从哪里获得远程网络的信息3. 到所有远程网络的可能路由4. 到达每个远程网络的最佳路由5. 如何维护并验证路由信息在网络上配置IP路由不同路由类型是1. 静态路由2. 默认路由3. 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6 陈泽宇czy 阅读(120) 评论(0) 推荐(0)

OSI模型

摘要: OSI参考模型OSI模型规范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帮助不能类型的主机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 OSI模型有7个不同的层,分为两个组。上面三层定义了中断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将被彼此通信,以及如何与用户通信。下面4层定义了三怎样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下面4层定义了怎样通过物力电缆或者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5 陈泽宇czy 阅读(180) 评论(0) 推荐(0)

MAC和IP区别

摘要: MAC地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意译为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IP地址: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4 陈泽宇czy 阅读(778) 评论(0) 推荐(0)

以太网组网

摘要: 以太网(ETHERNET)组网以太网采用竞争型的介质访问方法,允许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共享同一条链路的带宽。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技术。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将承受巨大的冲突压力,包括:1. 延迟2. 低的吞吐量3. 拥塞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半双工以太网在原始的8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3:00 陈泽宇czy 阅读(590) 评论(0) 推荐(0)

以太网

摘要: Ethernet寻址它采用截至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地址进行寻址,MAC地址被烧入每个以太网网卡中。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它采用48位(6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格式。Ethernet帧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位组合成字节,并将字节组合成帧。802.3帧的格式:前导(P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2:59 陈泽宇czy 阅读(388) 评论(0) 推荐(0)

VLAN

摘要: 在一个纯交换式的互联网络中,通过创建虚拟局域网(VLAN)就可以分隔广播域。VLAN是两个部分各逻辑组合:一是网络用户;二是管理上连接到交换机所定义端口的资源。默认时,在一个VLAN中的所有主机都不能与另外一个VLAN中的任何主机进行通信,因此,如果想要在VLAN之间通信,那就还需要路由器。用VL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2:58 陈泽宇czy 阅读(169) 评论(0) 推荐(0)

对生成树理解

摘要: 生成树协议是一种二层管理协议,它通过有选择性地阻塞网络冗余链路来达到消除网络二层环路的目的,同时具备链路的备份功能。 由于生成树协议本身比较小,所以并不像路由协议那样广为人知。但是它却掌管着端口的转发大权—“小树枝抖一抖,上层协议就得另谋生路”。真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特别是在和别的协议一起运行的时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2:58 陈泽宇czy 阅读(132) 评论(0) 推荐(0)

生成树协议

摘要: 生成树术语1. STP2. 根桥(Root bridge)3. BPDU4. 桥ID5. 非根桥6. 根端口7. 指定端口8. 端口开销9. 非指定端口10. 转发端口11. 阻塞端口生成树的操作STP的任务是找到网络中的所有链路,并关闭任何冗余的链路,这样就可以防止网络环路的产生。STP首先选举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2:57 陈泽宇czy 阅读(217) 评论(0) 推荐(0)

子网划分基础

摘要: 子网划分的若干个好处:1. 缩减网络流量2. 优化网络性能3. 简化管理4. 可以更为灵活的形成大覆盖范围的网络如何创建子网要创建子网,就需要从IP地址的主机部分中借出一定的位,并且保留他们用来定义子网地址。这一位着用于主机的位减少,所以子网越多,可用于定义主机的位越少。下面就是实现划分子网的步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28 22:56 陈泽宇czy 阅读(157)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