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性能测试

摘要:一、Step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这是一个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解决得办法走以下步骤:1、修改run time setting中的请求超时时间,增加到600s,其中有三项的参数可以一次都修改了,HTTP-request connect timeout,HTTP-request receieve timeout,Step download timeout,分别建议修改为600、600、5000。run time setting设置完了后记住还需要在control组件的option的run time setting中设置相应的参数。2、办法一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0-08 11:08 布瓜 阅读(1846) 评论(0) 推荐(0)
摘要:Action.c(6): Error -26612: HTTP Status-Code=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for "http://192.168.0.110:7001/logonConsole.do;jsessionid={JSESSIONID2}"造成HTTP-500错误,有朋友告诉我如下几个可能:1、运行的用户数过多,对服务器造成的压力过大,服务器无法响应,则报HTTP500错误。减小用户数或者场景持续时间,问题得到解决。2、该做关联的地方没有去做关联,则报HTTP500错误。进行手工或者自动关联,问题得到解决。3、录制时请求的页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8 09:30 布瓜 阅读(808) 评论(0) 推荐(0)
摘要:探讨LoadRunner的并发用户和集合点近来跟踪一个项目,发现同事们在执行性能测试时,比较热衷于使用集合点,从概念上认为要得到并发用户就必须设置集合点,认为在执行一个压力测试脚本时,设置了集合点才算是有效的并发用户,没有设置结合点,就认为可能这个就不能准确的代表并发用户数。当前我并反对这个观点,不过却让我有一种疑虑,促使我想更深入的理解并发用户和集合点,我相信大多数进入性能测试研究领域的朋友都应该有疑惑,主要原因我觉得还是由于不能深入理解LoadRunner的实现原理,而且缺乏对系统整个过程的分析,其中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包括网络、协议、中间件、数据库、应用层以及缓冲区和缓存等等,当然还与硬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13 09:31 布瓜 阅读(240) 评论(0) 推荐(0)
摘要:之前对用户并发数和集合点的概念一直很模糊,于是就在在网上看了很多集合点和用户并发的区别的资料,集合点:用以同步虚拟用户,以便恰好在同一时刻执行任何,集合点主要就是针对某些模块进行施压以便找到系统的性能瓶颈;用户并发数:顾名思义就是同时操作的用户数; 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不管是什么系统,首先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单一业务和混合业务的分析,对于单一业务在多半情况下其实是不需要进行集合点设置的,只有在混合业务的情况才需要,因为在混合业务中比如登录系统后,一些人在查询,一些人在浏览,一些人在新增等等的各种操作,就这样的一个业务中,在模拟执行性能测试时,就必须明确并发用户跟集合点的关系,在实际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13 09:30 布瓜 阅读(402) 评论(0) 推荐(0)
摘要:看到51上三个高手Zee, 大漠飞鹰,xingcyx的一场非常精彩的关于并发用户数和集合点的讨论,很有意义。如果对这两个概念不清楚的朋友,一定要仔细领悟了。故事开始于xingcyx的一番话:声明:以下的问答是我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而整理的,其回答内容主要代表我个人观点,并非标准答案,读者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教。Q:并发用户数和集合点有必然联系吗?在性能测试中必须使用集合点来测试吗?A:并发用户数,顾名思义,就是同时操作的用户,这里的“操作”可以指对系统真正的操作,也可以只是连接(此时通常叫作“并发连接数”),而集合点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并发,多用于测试系统在瞬间加压的表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13 09:04 布瓜 阅读(2088) 评论(0) 推荐(0)
摘要: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秒等,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06 09:27 布瓜 阅读(7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问题1:使用loadrunner进行IP虚拟设置,在点击IP wizard时,弹出错误窗口,内容如下:“The IP wizard does not support DHCP-enabled network cards.Your cards are either DHCP-enabled or configured with invalid settings.Please contact your system administrator.”解决方法:1.禁用其他多余网卡,将要用的网卡设置为静态IP地址;2.如果操作系统是win7的,需要点击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启动IP wizar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03 10:04 布瓜 阅读(2192) 评论(1) 推荐(0)
摘要:1性能测试流程1.1性能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计划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明确测试对象2、定义测试目标3、定义测试通过的标准4、规划测试进度5、规划测试参与人员(需求、开发、测试、运维和配置)6、申请测试资源7、风险控制1.2性能测试设计阶段测试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测试用例设计2、测试方法设计(单场景和混合场景)3、定义监控指标,如测试性能指标以及性能计数器等1.3性能测试实施阶段测试实施阶段工作如下:1、测试环境搭建2、测试过程文档定义以及配置3、测试脚本开发、调试4、测试数据准备5、基准测试1.4性能测试执行阶段测试执行阶段工作如下:1、执行测试用例模型,包括执行脚本和场景2、测试过程监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02 15:41 布瓜 阅读(298) 评论(0) 推荐(0)
摘要:在LoadRunner的运行场景中,有一个不大起眼的设置,可能经常会被很多人忽略,它就是 Pacing 。具体设置方式为: Run-Time settings à General à Pacing ,这个设置的功能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即在场景的两次迭代 (iteration) 之间,加入一个时间间隔(步进)。设置方法也很简单,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这个设置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设置?说实话,虽然我在以前做过的一些性能测试中,偶尔会对这个步进值进行一些设置,但其实对它的真正含义和作用,我还并不十分清楚。 前段时间,我在对X银行招聘信息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02 15:40 布瓜 阅读(235) 评论(0) 推荐(0)
摘要:性能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的测试内容丰富多样。同一个系统,不同的测试设计及测试过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合理的测试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重点介绍如何结合用户实际业务特点制定有效的性能测试用例。一、系统业务特点和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反映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模式和应用背景,在性能测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确定系统的典型业务及发生时间。分析用户行为是设计性能测试用例的第一步。1、系统使用高峰时段分析对于很多大型系统,都有业务集中开展使用的情况出现,即系统使用的高峰。这类系统使用高峰可能出现在一天、一月、一年中的某个时间点上或时间段上。例如在同一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6-19 17:45 布瓜 阅读(673) 评论(0) 推荐(0)
摘要: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有什么区别性能测试(或称多用户并发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是性能测试领域里的几个方面,但是概念很容易混淆。下面将几个概念进行介绍。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通常收集所有和测试有关的所有性能,通常被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下进行使用。关注点:how much和how fast负载测试(Load Test):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关注点:how much强度测试(Stress Test): 强度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目的是找到系统在哪里失效以及如何失效的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06 16:58 布瓜 阅读(56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性能测试说的装B点儿,其实没啥,就是和Response Time(或者说latency)、throughput(也可以说capacity)以及scalability打交道。弄懂了这三个要素,应该就算是一个合格的性能测试工程师了。 当然,我不会装B,只是一介武夫,所以我接下来只想从偏技术层面聊聊我心目中真正的主站性能测试工程师是啥样的: 1、大局观。性能测试工程师一定要有系统化的思维,要站在整个系统测试的角度看问题。一个优秀的性能工程师必须要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否则在测试期间,你必须依赖外界援助(比如DBA,Dev或OPS)来协助,效率不高,更关键的是可能会被误导,漏掉很多性能BUG。我常常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13 17:04 布瓜 阅读(3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最近在论坛上看到有些朋友提问,用HTTP协议录制了一个包含登录、浏览、退出过程的脚本,录制时都放到Action部分,这时脚本设置了迭代后可以多次重复运行,但是出于处理逻辑,一旦将登录脚本放到Init部分后,就无法正常进行迭代运行了。今天专门找个时间做了尝试,发现可能出现这两种错误。1、这是我犯的一个低级错误。在我将登录脚本移到Init部分时,将登录脚本之后的浏览操作前面的web_reg_find脚本也一起移了过去,结果运行完Init部分脚本就出错了。错误提示:Error -27259: Pending web_reg_save_param/reg_find/create_html_para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09 11:27 布瓜 阅读(7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1、录制脚本中包含中文,出现乱码怎么办?把录制选项中的Support charset选中UTF-8录制脚本后,切换到树视图中,打开相应的脚本页面。在右侧的PageView中录制的脚本呈现中文版式,但是当切换到Server Response中,所有的中文全部换成的乱码,如“勌缞仫訆”。原因是服务器端没有把响应的编码设置为gb2312在IIS中找到Web.Config文件,在<system.web>….</system.web>节加 入<globalization requestEncoding="gb2312" responseEncoding=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09 10:09 布瓜 阅读(36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经常上课时,大家就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容量测试分不清楚,忽然想到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区别,可能难免有牵强之处,拿出来给大家加深一下印象。有一个农夫决定买一匹骡子,他认为这个骡子至少得能扛动3袋大米,他才会决定买这匹骡子(这相当于用户提出的性能需求)。结果他来到农贸集市上,试了好几头骡子,都不合适,最后终于有一头骡子能够比较轻松的扛动这3袋大米,而且还潇洒的走了几步(这相当于于性能测试通过)。然后农夫高高兴兴地牵着这头骡子回家,而且给它扛了4袋大米(相当于让系统超负荷运行),因为他跑了太远才买到了这匹不可多得的骡子,他想看看它到底能有多强,所以农夫决定,让这匹骡子就扛着这四袋大米走回家试试看,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03 17:31 布瓜 阅读(286) 评论(1)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