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本义:整平道路

心物各东西:基因,文化和心灵

境转心也好,心转境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都在造化之中,貌似一个驱动,一个被驱动,倘若并没有一个超越心物的本源,那么谁驱动谁,又有什么要紧呢?

有人对金钱上瘾,有人对成功上瘾,有人对飙车上瘾,有人对美女上瘾,有人对什么心灵修炼上瘾,其实也都一样。

基因劫持文化,文化劫持心灵,心灵,也就是我们的觉知本性,似乎只有受着。凡是存在的,都必然是一个过程或者是一个状态。觉知本性要么是一个无,要么就是有。无即不存在,存在只能和存在和打交道。

我的问题不是无,是觉知。潜意识里运行的结果直接反映到觉知层面,但是源头和过程却不被觉知,例如,莫名其妙的烦恼。问题似乎也不是觉知,而是欲望,是人性对意志的直接实现的渴望,或许就是所谓的"无明"。

用智慧改变受的过程,其实还是在受,无非是对其有所控制。觉"苦",然后去寻"乐",就是折腾。可以不折腾吗?寻找这种不折腾的状态,也是一种折腾。

即使记忆丢失,仍旧能觉察到"我"的存在,即所谓"见性"不变,如佛在《楞严经》对波斯匿王所言(6)。是何道理(1)?自我是一种幻觉吗(2)?自我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脑机能(3)?,(3)中的状态很类似吸毒后的感觉,即自我边界的丧失(4)。或许科学能解释这一切(5)?的确是个难题啊(7)!

一切皆戏论,"见性"亦如此。

1.科学网-我为什么是我?--- 关于自我意识的产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51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04:36 GMT+8

很显然,和所有丧失记忆的Alzheimer的重症病人一样(老年的里根既是一例),他们会不停的问:"我是谁?"或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突然从一场睡梦中惊醒时,你会突然忘了身在何处,自己是少年还是成年,转了半天脑筋才想起来,原来是在这里。

2.科学网-我为什么是我?--- 关于自我意识的产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51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06:10 GMT+8

2004年的诺奖得主Richard Axel曾指出,我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反映,我们真正认识到的只不过是人脑对这个世界的推测(best guess)。从以下一组很容易产生错觉的图像,你就可以检验感官的客观性。

3.科学网-我为什么是我?--- 关于自我意识的产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51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08:16 GMT+8

其大意是,当她的左侧大脑中风后他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她丧失了自我意识(注意,她没有丧失意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淋浴时的水、墙壁,扶杆和帐帘甚至周围的空气,但自己和感知物之间丧失了界限。一瞬间,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必须要努力才能以使自己需要求救,但她打电话时甚至记不住拨过的号码,也完全丧失语言解码的能力(只听到同事在乌拉乌拉发出声音)。

4.张源侠:《心理黑洞》_第四章 毒品会让美国亡国吗,毒品的三重境界
http://bbs.xinli.net/dispbbs.asp?boardID=26&ID=6489&page=1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15:05 GMT+8

我闭上双眼,想仔细体会一下。只是过了几分钟,我眼前的世界开始恍惚起来,这种恍惚感渐渐弥散开来,周围的物件之间的分别也变得模糊不清了。这时我眼里的世界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特色,好像万物都不过是由外在的画皮所形成的一种存在,其内核都是一种东西,即使人和非生命物品的差别也都消失了。万法归一,古人顿悟后的那种体验在大麻的烟雾中自然呈现了。但这种万法归一的感觉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我的有点不太灵活的脑袋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5.科学网-我为什么是我?--- 关于自我意识的产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151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17:06 GMT+8

Jill的经历支持自我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大脑中海量神经元和外界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的理论。这就好像从鸡蛋变成鸡,并不需要在蛋里面先存在一只特小号的鸡,鸡这一复杂生命体的形成,无非是基因与细胞的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光有基因是不行的,基因只是乐谱,还需要细胞的分子机制来演奏才有音乐的诞生)。所以,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一个超越时空的意识预先存在,意识无非是神经元形成的复杂网络与大量事件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最近有一期Science里的书评就谈到意识与复杂网络的关系(SCIENCE,p1045, VOL FEBRUARY 2008 1045 on March 30, 2008,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19/5866/1045?rss=1

6.经论读记(8)《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二》_我心永恒 心静天下静 心宽道也宽
http://hi.baidu.com/wwwkk123/blog/item/f22de2fd3414b11008244d0b.html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24:40 GMT+8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虽知佛法中有不生不灭义,而眼见世间万物迁流不息,无物常住,故于是中茫茫然不知何者不生不灭。世尊用一妙喻:王于三岁至六十二岁间常于恒河边行走,只见自身形容衰老,而那恒河容颜依旧,可见身体虽然变化衰老,而那能知能见之心却依旧如前。故人身中变者受灭,那不变的本性真心本无生灭。

7.王圣强:楞严经"七处征心"第二讲 - 新浪BLOG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18:27:16 GMT+8

如来在这里让阿难找的那个"心",不是咱们身体里面那个肉团心,而是民间所说的那个"灵魂"、佛教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种子识、根本识、神识……这个玩意人人都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去不来,不生不灭,肉眼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又确实存在,这要把它找出来,还真有点难处。







Powered by Zoundry Raven

Technorati : 人生,
Del.icio.us : 人生,

posted @ 2008-11-11 16:01  Jason Wang  阅读(3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欲望的奴隶,文化的俘虏,演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