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计算机网络

第8章 传输层(7)_TCP连接管理
摘要:7. TCP连接管理 7.1 TCP的连接建立 (1)三次握手 ①三次握手过程 A.第1、2次握手,数据包的SYN均为1,表示用于同步。即第1次客户端发起请求,并将自己的连接参数(如接收窗口大小、MSS和是否支持SACK等)告知服务器。第2次连接是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作出确认,同时其自己的连接参数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6 arabain 阅读(74) 评论(0) 推荐(0)

第8章 传输层(6)_拥塞控制
摘要:6. 拥塞控制 6.1 拥塞控制的原理 (1)理想状态下:路由器R1和R2向R3提供负载不超过1000Mb/s,都能从R3发送到R4。当提供的负载超过1000Mb/s后,不能再提高了,多余的数据包将被丢弃。 (2)实际情况:网络系统的吞吐量与输入负载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随着提供的负载增大,网络的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5 arabain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第8章 传输层(3)_TCP协议
摘要:3. 传输控制协议(TCP) 3.1 TCP协议的主要特点 (1)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即使用TCP协议之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在传送数据完毕之后,必须释放己经建立的TCP连接。 (2)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即只能是一对一的。 (3)TCP提供可靠交付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4 arabain 阅读(150) 评论(0) 推荐(0)

第8章 传输层(4)_可靠传输
摘要:4. 可靠传输 4.1 停止等待协议 (1)无差错情况(如图a):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这叫做“停止等待”。 (2)出现差错或丢失(如图b) ①A发送的M1在传输过程中被路由器丢弃,或B接收M1时检测到了差错就会丢弃M1,然后什么也不错。 ②在这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4 arabain 阅读(105) 评论(0) 推荐(0)

第8章 传输层(1)_TCP/UDP协议的应用场景
摘要:1. 传输层的两个协议 1.1 TCP和UDP协议的应用场景 (1)TCP协议:如果要传输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将发送的内容分成多个数据包发送。这就要求在传输层用TCP协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建立连接,实现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避免。(如下载500M电影、QQ好友传输文件、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3 arabain 阅读(187) 评论(0) 推荐(0)

第7章 网络层协议(4)_IGMP协议
摘要:4. 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4.1 什么是组播(多播) (1)单播同一个视频要发送90个副本,但支持收看者“快进”和“倒退”。 (2)组播:同一个多播组的90个成员只需发送一次,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复制成多个副本转发出去,即在因特网范围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2 arabain 阅读(166) 评论(0) 推荐(0)

第7章 网络层协议(3)_ARP协议
摘要:3. ARP协议 3.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的工作过程和安全隐患 (1)计算机A和C通信之前,先检查ARP缓存中是否有计算机C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启用ARP协议发送一个ARP广播请求解析192.168.0.4的MAC地址。ARP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1 arabain 阅读(53) 评论(0) 推荐(0)

第7章 网络层协议(2)_ICMP协议
摘要:2. ICMP协议 2.1 ICMP报文(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的类型 报文类型 类型值 代码 描述 请求报文 8 0 请求回显报文 响应报文 0 0 回显应答报文 差错报告报文 3 (终点不可到达) 0 网络不可达 1 主机不可达 2 协议不可达 3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40 arabain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第7章 网络层协议(1)_网络层首部
摘要:1. 网络层首部 1.1 网络层协议 (1)TCP/IP协议栈网络层的4个协议:IP协议、ICMP协议、IGMP协议和ARP协议。 (2)IP协议:动态路上协议的统称,包括RIP和OSPF协议。 (3)TCP/IP协议分成四层:应用层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规范,传输层实现可靠传输,网络层负责为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9 arabain 阅读(278) 评论(0) 推荐(0)

第6章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4)_OSPF动态路由协议
摘要:6. OSPF动态路由协议 6.1 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1)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链路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具有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构建出网络拓扑。 (2)运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通过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8 arabain 阅读(126) 评论(0) 推荐(0)

第6章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3)_RIP动态路由协议
摘要:5. RIP动态路由协议 5.1 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1)是一个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选择最佳路径的标准是跳数,如果到达目标网络经过的路由器最少,则该路径是最佳路径。其允许的最大跳数为15跳,也就是16跳的距离将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 (2)在小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7 arabain 阅读(146) 评论(0) 推荐(0)

第6章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2)_路由汇总和默认路由
摘要:3. 路由汇总 (1)路由汇总及汇总例外 ①如果不进行路由汇总,则每个路由器要把所有的网段都加到路由表,这不但会造成路由表的臃肿,而且路由器每转发一个数据包都要检查路由表为该数据包选择转发接口,而庞大的路由表势必会增加处理时延。 ②可以通过合并网段进行路由汇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路由表条目。如上图,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6 arabain 阅读(337) 评论(0) 推荐(0)

第6章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_静态路由
摘要:1. 路由——网络层实现的功能 1.1 路由功能 (1)网络层的功能:给传输层协议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包服务。 (2)路由器为每一个数据包单独地选择转发路径,网络层并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也就是说路由器直接丢弃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数据包,如果网络中待发的数据包太多,路由器处理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5 arabain 阅读(116) 评论(0) 推荐(0)

第5章 IP地址和子网划分(4)_超网合并网段
摘要:7. 超网合并网段 7.1 合并网段 (1)子网划分是将一个网络的主机位当网络位,来划分出多个子网。而多个网段合并成一个大网段,合并后的网段称为超网。 (2)需求分析 某企业有一个网段,该网段有200台计算机,使用192.168.0.0/24网段,后来计算机数量增加到400台。 (3)解决方案1: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4 arabain 阅读(155) 评论(0) 推荐(0)

第5章 IP地址和子网划分(3)_子网划分
摘要:6.子网划分 6.1 地址浪费 (1)IPv4公网地址资源日益紧张,为减少浪费,使IP地址能够充分利用,就要用到子网划分技术。 (2)传统上一个C类地址,如212.2.3.0/24,其可用的地址范围为212.2.3.1~212.2.3.254.如果分配给一个网段有200台计算机,尽管没有用完,但这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3 arabain 阅读(192) 评论(0) 推荐(0)

第5章 IP地址和子网划分(2)_IP地址分类和NAT技术
摘要:3. IP地址的分类 (1)五类IP地址 (2)数轴表示法 4. 保留地址 (1)网段的地址:主机ID全0。如192.168.100.0/24,其中的192.168.10.0指的是网段。 (2)广播地址:主机ID全1。指该网段中的全部主机。 ①如果计算机发送数据包使用的主机ID全是1的IP地址,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2 arabain 阅读(104) 评论(0) 推荐(0)

第5章 IP地址和子网划分(1)_IP格式和子网掩码
摘要:1. 二进制和十进制 (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对应关系 ①128为数轴的中点,最高位为1。其后的数,二进制最高位均为1。其前面的数二进制最高位均为0。 ②192为128~255中间的数,最高两位为1。224为192~255中间的数,二进制最高3位为1。240为4个1,248为5个1,以此类推。 ③64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1 arabain 阅读(95) 评论(0) 推荐(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5)_高速以太网
摘要:5. 高速以太网 5.1 100M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100M)标准 名称 传输介质 网段最大长度 特点 100BASE-TX 铜缆 100m 两对UTP5类线或屏蔽双绞线 100BASE-T4 铜缆 100m 四对UTP3类线或5类线 100BASE-FX 光纤 2000m 两根光纤,发送和接收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30 arabain 阅读(393) 评论(0) 推荐(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4)_扩展以太网
摘要:4. 扩展以太网 4.1 集线器(hub) (1)集线器组网 ①10BASE-T双绞线以太网的通信距离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注意,10表示10Mb/s的数据传输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 ②集线器组成的以太网中的计算机共享带宽,计算机数量越多,平分下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29 arabain 阅读(205) 评论(0) 推荐(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3)_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
摘要:3.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 3.1 以太网标准 名称 传输介质 网段最大长度 特点 10Base-5 粗同轴电缆 500m 早期电缆,己经废弃 10Base-2 细同轴电缆 185m 不需要集线器 10Base-T 非屏蔽双绞线 100m 最便宜的系统 10Base-F 光纤 2000m 适合于楼间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4-09 19:28 arabain 阅读(167)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