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反序列化xml配置文件到一个实体类,和直接读取xml到实体类相比,效率对比相当大,我简单测试了一下,各自占用的时间: 反序列化需要的时间是直接读取xml的几十倍。由此可见,反序列化的性能很差,占用时间非常大。在简洁代码的背后是效率的代价。应该根据需要按需选择。尤其是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尽量避免Deserialization。最后分析了使用XSD装载XML,并反序列化到实体类的例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04-16 11:24
Mainz
阅读(1496)
评论(0)
推荐(0)

我以前做的上百人一年多一个的大项目,完全按照CMMI Level3规范来控制需求变更的。起初有双方签字的经过评审的需求基线,以后需求变更的时候有需求变更委员会(CCB)或专门负责的角色(通常由客户方需求人员来收集和评估最初需求并提交给QA,QA牵头需求变更流程)来处理需求变更;现在公司做的项目规范较小,完全按照CMMI的规范来有点多余,所以我们基本上类似于敏捷开发的模式。敏捷编程是拥抱变化,持续重构和改进,迭代开发,频繁交付。在需求变更管理上我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合适的流程。
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更多的单元测试 (Unit test) 和code review,使得我们在开发阶段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减少bug数。的确,开发人员经常单元测试,具有良好的测试和编程习惯,在每次check-in之前,或每次打baseline之前,项目组都有代码cross review,同级或跨级评审,自己代码每日评审能大大保证代码质量,在提交给测试组之前就消除大量的bug。但往往发现更大多数的bug是我们通过 Unit test和code review所不能发现的。为什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