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用例和功能误区 用例是不是功能?如果不是的话,它是什么?从定义上说,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执行结果的活动,不就是功能吗?很不幸,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功能是计算机术语,它是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而非定义需求的术语。功能实际描述的是输入-> 计算->输出。这让你相当了什么?DFD图?这可是典型的面向过程的分析模式。因此把用例当做功能点的做法实际上载做面向过程的分析。抛开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不说,虽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9-06 15:09
herobeast
阅读(2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首先用例的定义就是由参与者(actor)驱动的,并且给参与者提供可观察的有意义的结果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用例的来源就是参与者对系统的期望。所以发现用例的前提就是发现参与者;而确定参与者的同时就确定了系统边界。我们这里提到的参与者就是业务主角(主要区别于业务工人)这样能够更容易理解用例的过程;在开始捕获用例之前,在强调你已经能够清楚地理解了下面几个问题: 主角位于系统边界之外 主角对系统有着明确的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9-06 14:21
herobeast
阅读(63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用例粒度是令人困惑的。比如ATM场景取钱场景中,取钱、读卡、验证账号、打印回执单等都是可能的用例,显然,取钱包含了其他用例,取钱的粒度更大一些,其他用例的粒度要小一些。到底是一个大的用例适合还是分解成多个小用例合适呢? 这个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则,但可以根据以下经验来做,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的粒度不同: 在业务建模阶段,用例的粒度以每个用例能够说明一件完整的事情为宜。即一个用例可以描述一项完整的业务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9-06 10:42
herobeast
阅读(300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