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岗位替代----主持人
人工智能岗位替代----主持人
作者:潘东升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
材料:
今天(12月22日)观看了东方卫视《看东方》节目的上海观众可能会感觉有点诡异:为什么一位声音软萌,却又没有真身出现的见习主播妹子,替代了前一天的女主播,担纲了天气播报的任务?
然而,在中国其实已经有超过3700万人,对这位萌妹并不陌生,因为他们都已经通过微信、微博私信、Windows 10操作系统“领养”了她——微软小冰。
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基于必应(Bing)搜索引擎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的聊天机器人,2014年5月上线,之后便因为太过火爆,一度导致微信的封杀。根据微软最近公布的数字,目前微软小冰已经拥有超过3700万名用户。
在自己的电视首秀上,小冰出现在演播厅的圆盘中,先短暂地显示了一下头像,然后头像变为语音的标志,意即提醒观众这位主播并非真人。

当主持人向观众们第一次介绍小冰时,她能够接住主持人的话,用活泼的风格和语调来表达感谢。接着,她介绍了今天的节气冬至,并用稍微傲娇的语调指出,自己是电视历史上首个上岗的人工智能少女。最后,她把画面交还给男主播,并表示希望能和主播愉快相处。
岗位替代技能点:
①节目信息的记忆
②节目开场,结束,用到的语气,礼仪
③和嘉宾聊天,回答问题,询问问题的方式
④应对舞台上突发的情况
岗位替代的必要性:
现代人类身体素质逐渐不如从前,平均寿命都在减少,人类做主持人避免不了生病,有不可避免的生活琐事,避免不了大自然的规律那就是生老病死,人类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难免会有错误,也会有礼仪方面的不当,每一档节目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主持人,随便换一个主持人,避免不了会影响节目的收视率,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智能替代这个岗位,机器人可以模仿,机器人 可以随时维修,优化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所以机器人替代主持人是很有必要的!!!
人工智能替代原理和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随着AI、机器学习和智能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些机器人将在制造、培训、销售、维修和车队管理方面担任新的岗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能够实现今天难以想象的新服务。但很显然,医疗保健和交通运输将是AI第一批颠覆的行业。
结论:
通过机器人“小冰”可以发现,在节目中,机器人可以正常的主持节目,可以处理节目中的问题,等,而且机器人不会守记忆力等影响,不会出错,机器人可以模仿在不同时候所用的语气,完全可以保证节目质量,而且机器人工作时不会有人类疲惫等生理感觉,可以全程播送节目。机器人不会有人类生理反应,不会生病等,不会影响节目正常进行,机器人也能避免口误等问题,节目质量更高。通过小冰可以发展,机器人也可以应对突发的情况,面对各种情况,并且不会受外界影响。
因此,未来可以替代主持人这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