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系列一:山雨欲来

金融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早期的典当行和钱庄等都是现代金融业的前身。金融的本质在于加速货币的流通,将资金集中在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以往人工处理业务的低效方式已不可能满足飞速发展的金融业。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传统的金融业带来了福音。在这次革命中,计算机应用开始普及,同时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传递和处理的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赋予金融业强大的嬗变力。从某个角度看,其实金融与信息技术本是同根生,他们处理的对象都是“数字”,两者的联姻实属必然。难怪美国硅谷教父杰弗里·摩尔如此定义金融业——金融业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生产设备,不断存贮、处理、识别和转输关于财富的承诺和许可的所有信息,实现财富与个人生活和商务活动的同步化。

大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金融电子化进程就已拉开大幕。直到20世纪70年代,当大多数行业对信息技术还非常陌生时,此时发达国家就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到金融行业,以提高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IBM公司正是在CEO郭士纳先生的领导下,通过抓住金融电子化的历史机遇,将IBM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提供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巨头。同样,金融业也正是通过电子化手段才得以迈上新的征程,支撑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接下来,将从时间的维度回顾全球范围内金融电子化的光辉历程。

1.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后台业务的电子化

在应用信息技术以前,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人工作业。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资金流动、支付结算以及股票交易等需求,迫使金融业必须尽快提高后台业务处理效率。不难想象在没有电子化的岁月,银行柜台以及证券交易大厅前聚集者大量焦急的客户,随处可见被沉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无奈表情。其实,此情此景即便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银行业,仍然随处可见。

巨大的社会需求总是催生出革命性的事业,一筹莫展的银行家们忽然意识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是提高整个金融体系运转效率的不二法门。在这种背景之下,历史悠久的金融业与朝气蓬勃的信息技术业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果然不负众望,信息技术对金融后台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是史无前例的,从银行业的支付结算系统、会计系统、资金转账系统到证券市场的电子交易系统,随处可见信息技术带给金融业的变革,使得千千万万的金融从业人员从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前需要几个人聚精会神计算几个小时的工作量(有时还会出现错误),电子计算机可能只需一秒钟即可精确地完成计算。在这次成功的融合中,比这些可见的战绩影响更深远的是对银行家们内心的震撼,正应了那句话:“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银行家们从未如此的确信,信息技术的强大威力将给未来的金融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2. 二十世纪80年代:金融前台业务的电子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行业在摩尔定律的“福泽”之下迅猛发展,从软件到硬件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81年,IBM公司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个人电脑IBM PC。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配有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麦金塔电脑,同年微软公司推出可在麦金塔上运行的办公套件Office。这些看似与金融业无关的成就,实则昭示着信息技术业蕴藏着推动金融业新一轮变革的潜能。

伴随着8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即便后台业务已高度电子化的金融业仍然无法满足与日俱增、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金融需求。银行家们为了分流银行营业网点的压力,开始广泛部署ATM自动取款机和POS销售终端机,自助银行服务得以逐渐普及,金融业的前台业务开始加速电子化。ATM自动取款机满足了人们7天*24小时的取款需求,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无需营业网点工作人员的帮助,自行通过ATM机完成取款业务。在支付领域,人们也无需去营业网点取现金消费,只需通过商家提供的POS机刷银行卡即可完成支付结算。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再一次带动金融业的腾飞。

3.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网上办理金融业务

9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发明Web浏览器“WorldWideWeb”,标志着信息技术业迈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强势崛起立刻带动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引发全球性的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一批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相继诞生,如Yahoo公司,Google公司、Amazon公司以及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等。金融行业作为最早引进信息技术的行业之一,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波互联网浪潮。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洞察力一向敏锐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拓展互联网服务渠道,将标准化的金融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办理。银行业纷纷搭建自己的网上银行,美国富国银行1992年即开始建设网上银行,如今富国银行已拥有全美第一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更在2013年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获得包括巴菲特在内的诸多投资者的青睐。如果说ATM机实现7*24的自助银行服务,而网上银行更是将服务的便捷性演化到极致。通过网上银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银行服务,诸如转账汇款、网上支付业务等。而对于证券业同样如此,传统的经纪业务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美林证券于1999年推出MLDirect和UnlimitedAdvantage互联网经纪业务,并大获成功,继而成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的业界典范。后来,甚至出现了没有实体营业网点的纯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金融机构,颠覆了传统的经营结构。如成立于1994年4月的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以及E*Trade于1996年重组为一家纯网络经纪公司,直接向投资者提供在线证券交易服务,并于当年8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国内金融行业的电子化起步较晚,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其中,中国银联的迅速崛起就是国内金融电子化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银联在强大的国际支付品牌的竞争压力之下,基本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球”的目标。目前,银联卡的交易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超越美国运通和日本吉士美卡等国际强敌。另一方面,进入90年代后,中国金融业监管层将金融电子化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建设项目,以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为例,已相继建立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自1996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持下,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开始立项实施,目前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核心的业务系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不同层级与央行支付清算系统实现对接,每天庞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上流动,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posted on 2014-05-11 23:21  Maxwell Zhou  阅读(199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