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乐

The eagles are coming!

导航

第三部分:填写志愿的思路


第三部分:填写志愿的思路


一、导引
二、苦逼的头代祖宗
三、一本控制线还会有吗?
四、办法总比困难多:折算分数与名次
五、可以倒折吗?
六、准备的过程


++++++++++++++++++++++++++++++++++++++++++++++++++++++
一、导引
上一次分享之后,有很多家长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这是好事,说明家长认真负责要好向上。
那么我们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得出填写志愿的思路与步骤的轮廓图。

还记得第二部分,我们得出的结论吗?
总结一下几个结论:
志愿填报的时间会分几段?我估计,分三段的可能性最大。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成绩与名次,就已经知道了。
在正式填报志愿(0626)之前的一周左右时间,会有一次模拟在电脑上填写志愿的练习。
学校+专业,有30个左右的选择栏。
以平行志愿的方式,学生优先选择学校+专业。录取标准是全省排名。
不会出现不同专业不同选科权重不同的脑残算法。

暂时假设这些推论都是正确的。
那不正确咋办?到时调整呗。
在数学上,经常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填写志愿上,尤其是新高考来临,我们也一样可以大胆假设,到时调整。
这叫充分准备。
(不要以为只新高考有很多未知数啊,16年一样有很多未知数。。我们一样猜了很多谜语。。)


二、苦逼的头代祖宗
不言自明,头代祖宗确实比较苦逼。
因为不能像末代皇帝一样,可以明白参照15年及前几年的数据。
有句话,叫办法总比困难多。
还有一句话,叫机遇隐藏在困难之中。
嗯,还有一句话,叫乱中取胜。
谁的准备充分,谁就可能在17年的乱糟糟中抓住机遇。
好的机会,比较喜欢有准备的人。

从原理上来说,学校+专业的这种志愿方式,克服了以前平行志愿学校、专业两步走而导致的可能好学校而差专业的缺陷。
考生的选择更多了、更明确了,主动性也更强了。
这是好的方面,不能不认识到。
差的方面是,参照模糊,填写志愿的准备工作量剧增。
而具体的实施方案,迟迟不出台,平添许多未知数。
17年志愿的复杂,工作量的巨大,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8年的有福了,你们的数据将给他们明确的参照。

以后我们会看到,志愿填写前就被录取的情况是有的,有的甚至不用填字志愿就被录取了。
到填写志愿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关了。从时间顺序上来说,填写志愿处于保底的位置。
这是最后的退路,除此之外,想上大学无处可退。
所以要想尽办法,提交出一份至少及格的志愿。
16年我看过很多志愿啊,不及格的有不少啊。。


三、一本控制线还会有吗?
答案是:会有,但不是以一本线的名义。可能会叫一段控制线。
理由有两点:
1、如果没有一本线分数,自招工作很难进行。16年,很多高校将自招考生降分到一本线。如果一本线没有了,自招容易抓瞎。
2、既然本科批次已经取消,那么不会再叫一本线。既然录取按成绩分段进行,要分段肯定会出分段分数。
好,我们得出一个推论:到时会公布一段控制线,意义类似于原来的一本控制线。
比一段线高几分?这是重要的参考。人家来问成绩的话,估计这个问题会听到最多。

原先一批线总分810分,二批线总分750分,三批线总分550分。现在所有学生总分均为750分。
原先分一批(一本)、二批(普通本科)、三批(高职专科),分批填写志愿、分批录取。每一批都公布最低分数。比如16年理科一本线是600分,600以下的考生就只能看600以上的填报、录取,而暂时没有填报资格(有些三一的除外)。
现在是按考生成绩,分三段填写志愿、分段录取。所以到时分段的最低分数,估计也会公布。

分批也好,分段也好,问题在于考生人数的比例。
原先一批,大致占到考生的15%,即七分之一左右。现在的分段会占多少比例呢?
从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各高校专业招生,只要符合选科要求均可,而没有了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了(原来都是明确分开的)。从而我们可以推论,第一个分段比例,可能会提高到30%(即三分之一)左右。
这对考生是个福音,原先只能填报二本志愿的考生,现在可以去冲一段的所有高校的专业!
推论:原来的一本控制线仍然会有,可能会改名为一段控制线。由于一段人数比例会加大,所以一段控制线比原来的一本控制线会相对降低。


说到专业对选科的要求,这里再说一个事。
每个高校,每年招生,都有一个招生简章。这个简章是报教育部批过的,所以具有法律意义。
每个招生简章,规定都非常详细具体。所以家长对心仪高校的招生简章,得认真学习,至少看三遍。
(三一、自招都会有招生简章,一样要认真学习体会)
2017年拟在浙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早已发布:
http://zt.zjzs.net/xuanke/area_0_10.html
除此之外,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还会提出另外要求吗?
以往年的经验,高校一般仅会额外提出一种要求,就是英语的要求。有些语言学校或者新式学校,对英语的要求较高,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英语会考成绩必须为A,或者英语高考成绩必须在多少分以上。

然而,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

...但是,大学还同时提出学考科目等第要求。比如,浙大要求理工类专业学考科目“物理”、“化学”必须是A等。要求所有专业录取“英语”学考等第必须是“A”等。也就是说,要被浙大理工类专业录取,哪怕总分浙江省第一,但是物化中有一门是学考“B”等,则不得录取。所有学生都要求英语是“A”,否则,不予录取。

这个爆炸性啊。。如果还有一些高校学习浙大,另外胡乱添加“另外要求”,那考生与家长就十二分地苦逼了。。

然后,我老人家去考证了。这是无稽之谈!
小道消息的来源是:
http://n.cztv.com/news/12260702.html
报考浙大的高中生注意:英理化不拿A很多专业没法选
题目很吓人啊。蛋是,人家王东说的三一啊,你们断章取义,该当何罪?
三一对会考成绩A有要求,原先就是如此,不足为奇。

推论:除了原先有的高校对英语会有一些另外要求,其他另外要求不会胡乱添加。


四、办法总比困难多:折算分数与名次
16年及前几年的各高校、专业的录取分数和省名次,这些数据到时都会有的,以各种方式(纸书、电子表格)。
如何让这些模糊参照,变得清晰起来?
简言之,如何折算分数和名次,使之有可比性?

在折算之前,我们要清楚两个问题:
1、要不要折算?
答案是:一定要折算,否则没法比较。就算最差的折算方法,也比不折算强。
2、有最好的折算方法吗?
答案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好过头没必要。

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比较各种折算方法。
假设17年,有个K考生,高考总分为600分,省名次为5000名。
先折算往年的数据,考生K的总分与名次不变。

1、折算分数
往年理科、文科的一批总分,都是810分。17年的不再分批次,总分都是750分。
750/810 = 0.926
将往年的录取分,折算成:0.926*X 分。
假如往年A高校的一批录取分为650分,折算后为:650*0.926=601.9分
K考生的总分是600分,那么A高校的某专业,是可以冲一下的。
但是,冲进的概率不大,少于50%。为什么呢?
因为高校录取分,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所录取的最低的分数。
一般来说,A高校中的某专业的录取分,是比A高校录取分高一些的。一般高0到30分左右不等,这要看具体专业。

2、折算名次
因为往年是分文理的,所以,可以考虑将文理名次折算成总名次。假设17年与往年考生总数不变。
再假设往年理科生20万,文科生5万。
则可将理科高校录取名次,折算为:25/20*X = 1.25X
如果A高校录取名次为全省理科第4000名,可折算为:1.25*4000=5000 名
因为K考生的名次为5000名,则可以考虑填报A高校,冲一下。
同理,冲进的可能性少于50%,因为A高校的某专业要求名次会更高。
同理,文科生的高校录取名次折算公式为:25/5*X = 5X

因为往年是文理分开计分、排名的,所以啊,K考生要看具体的想填报的A高校的专业,往年是招理科生,还是招文科生。
然后再将对应数据折算,然后再比较,从而判断可不可以选择填报,进此高校的可能性大概有多少。
以上折算,只考虑了高校录取分,还没考虑专业录取分呢。所以只是粗选。
粗选建议先选学校。这样工作量会少很多。如果粗选就选专业,那工作量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因为名次始终是最后的录取标准,所以折算名次比折算分数应该要准一些。


五、可以倒折吗?
前一节,讲了折算往年分数、名次的方法,考生K自己的分数、名次不变。
往年的分数、名次数据有成千上万哪,折算起来会不会要人命?
所以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把K考生的分数、名次,折算成往年的(就是倒折),而往年的成千上万的数据不变。
仍然假设17年,有个K考生,总分为600分,名次为5000名。

1、折算分数
往年理科、文科的一批总分,都是810分。17年的总分是750分。
810/750 = 1.08
考生可以将自己的分数,折算成往年分数:1.08*X
K考生将自己分数,折算为:1.08*600 = 648 分
往年理科、文科的二、三批总分是不同的,但可以同理折算。
(一批线总分810分,二批线总分750分,三批线总分550分。)

2、折算名次
先要考虑,报考的专业,是对应于往年的理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再进行折算。
假设17年与往年考生总数不变。再假设往年理科生20万,文科生5万。
如果填报的是理科专业,折算名次为:20/25*X = 0.8*X
K考生的理科折算名次为:0.8*5000 = 4000 名。
这个名次相当好了,选择范围很大。
如果填报的是文科专业,折算名次为:5/25*X = 0.2*X
K考生的文科折算名次为:0.2*5000 = 1000 名。
哇靠,这个名次很高哇。

是折算往年的数据方便呢?还是折算考生自己的数据方便呢?
看起来是后者方便。
还有就是往年理科生多少人,文科生多少人,要去查清楚,不用很精确。这里我用的是假设数据。。

到现在,我们发现,折算考生自己的分数与数据,工作量并不太大,应该可以自己轻松搞定。
至于说这种方法合不合理,是另一回事了。
合理吗?有更合理、更具操作性的方法吗?
可能会有,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过,太过合理未必有用,因为平行志愿的性质,使填报者有很多冲的机会。
假如有30个学校+专业栏可以选择,前面20多个都可分梯次冲,留下最后几个保底。
目前来看,可能30个不止,可能会有40个到60个。
选择越多越操心,不过尽量全部填上,否则浪费了可惜。

关于折算方法的总结:
1、从原理上来讲,名次比分数靠谱,所以折算名次可靠性更大。
2、蛋是,当折算名次不太可行的时候,则用分数折算的方法。问题源于一段人数比例较原先一批人数比例的增大,使有些名次严重错乱。原先的一批、二批、三批名次,都是分开排名的。
3、折算考生自己的分数与名次,要比折算往年数据方便。


六、准备的过程
参照清晰之后,我们可以来想像准备填报志愿的过程。
往年的数据,可以先用15年及之前的(有书、或电子表格数据)作准备。因为15年与16年之间的变化是不太大的。
16年与17年之间的变化,会比较大。可以想像,很多家长与考生会虾扯蛋。
因为参照模糊,想像空间加大,从而导致波动性加大,这是可以预料的。到时会有很多冷门令人大跌眼镜。
抓冷门的方法不足取,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下功夫准备,方能取得稍许优势,不能有侥幸心理。
实际上,这是在博弈啊,你的博弈对象是数十万考生。不光博弈成绩,更博弈志愿!
所以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名言:模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填得好。

对于填报志愿来说,波急的家长,已经准备三年或以上了。
不过,现在开始准备也还来得及,大致分如下几步:
1、家长借书,或准备电子表格文件,以准备往年的数据。
2、家长找些人沟通交流。比如看我老人家的入门系列,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3、高考前,了解考生的专业爱好。是选择容易就业的,还是选择有兴趣再读上去的,还是其他?
4、高考前,了解考生的地域爱好。是包邮区?还是远点也可以接受?
5、高考前,了解考生的出国爱好。有出国意向么?想出国的话,是哪国?台湾、泰国这些考虑么?
6、高考前,了解考生的对新式高校的兴趣。相比传统高校,新式高校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呢?
7、略。
8、高考后,估算分数。(考试时,考一科扔一科,一般建议不要去估分)。
9、根据估分,选择三套方案:在发挥极好、发挥正常、考砸了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填写志愿。
10、认真填报模拟志愿。不要偷懒,必须认真填写。三套方案都要填写,并认真备案。
11、正式填报的日子总算来了,这时候,已经水到渠成,最多根据公布的分数与名次,微调一下即可。
12、一般正式填报的日子是两天(也可能只有一天)。请在第一天的上午,就填写上交。这样主动,因为在规定时间之内,想改可以改的。在规定时间的尾期,可能会堵塞!所以早填为妙。

第9步应该会做很多工作。这时候应该会有两到三本参考资料发下来,请认真观看。并用上面介绍的折算方法,参照往年数据,再参考专业、区域等因素,作出具体的选择。初选时,多选择一些(100栏?),最后再精选。
这时候出现头昏脑涨、晚上失眠,都是正常的,请保持淡定。念念心经、或者道德经,都会有益。

这些过程,省略了的一些东西在第7步。
第7步将对后面均产生影响——就是三一与自招。
三一与自招,可能可以让你提前就拿到好牌,甚至连后面的志愿都不用填了,这个以后再讲。
还有一个,就是三一与自招可能会与后面的几步,产生选择纠结。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这个选择纠结,我在16年就碰到啦。。)

还有一些机会,在提前批。提前批还会有吗?我觉得还是会有。
提前批在正式批次之前录取(17年不会有批次,但有分段,其实换汤不换药),如果提前批就被录取,则后面的志愿自动失效。所以说提前批又是个机会,要引起重视的。提前批多数还是会按传统志愿的方式进行录取。(想不到吧,传统志愿?确实如此!)
有意思的是,批次取消了,提前批会改个什么称呼呢?
填写提前批要很谨慎,因为一旦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就失效了!所以绝对不可以随意填的。

最后总结一下。
几个推论:
原来的一本控制线仍然会有,可能会改名为一段控制线。由于一段人数比例会加大,所以一段控制线比原来的一本控制线会相对降低。
除了原先有的高校对英语会有一些另外要求,其他另外要求不会胡乱添加。
折算考生自己的分数与名次,要比折算往年数据方便。优先折算名次,当折算名次无效时折算分数。
提前批还会有,只是不知道改成什么称呼,仍会按传统志愿的方式进行录取。

17年的浙江考试院,将会比较忙。考生家长们也一样会很忙。
到时可能会有步步惊心的情况出现,因为新情况多嘛。
所以家长更要多作准备,以防万一,以策万全。
到时三一与自招的报名人数会增多,尤其是三一。


 

 

                          Top

 

posted on 2016-11-20 13:49  欣乐  阅读(4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