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八)

领袖——御手洗毅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八) 作者:木木

  1939年8月31日,德国悍然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想从欧洲,特别是德国进口光学产品越来越困难。当年,昭和光学精机株式会社(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昭和光学合资会社,1955年改名Leotax相机株式会社,1959年破产)成立,准备开始生产35mm和中画幅相机,1940年发布了Leotax这款仿徕卡的35mm相机。而在1940年,几个曾在精机光学从事“Hansa Canon”制造的的雇员在东京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家光学精机社(名字都一样,只是排列变了)的工场,也准备从事35mm相机的制造。1942年,光学精机社推出了35mm相机Nippon(即日本的英文),和上面提到的Leotax类似,都是徕卡相机的仿制品。既然提到了光学精机,就把故事说完,1947年,光学精机改名为Nippon相机社,1950年又改为Nicca相机社,1958年成为雅西卡的全资子公司,1966年彻底与雅西卡合并。

  表面上看似乎相机产业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当时的日本什么情况呢?1940年7月美国废除了日、美通商条约,9月在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美国宣布禁止废铁等11种战略原料对日出口。1941年7月,美、英、荷相继宣布冻结日本的资金,紧接着,美国禁止棉花、粮食以外一切物资对日本的出口。此时,即使是从同为轴心国的德国进口徕卡相机也变得非常困难,于是军方要求包括精机光学、光学精机和昭和光学精机三家相机生产厂商,不再考虑专利问题,直接对徕卡相机进行复制,以满足军需!所有员工头上都扎着印有红太阳的缠头布带,没日没夜地进行工作。

  此时的精机光学,已经沦为的日本战争机器中的一个小小螺丝钉,经营状况可想而知,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在冥冥之中,一个妇产科医生与精机光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他就是御手洗毅。


佳能第一任社长御手洗毅(Takeshi Mitarai,1901~1984)

  御手洗毅(Takeshi Mitarai,1901~1984),九州岛大分县人,1928年毕业于北海道大学医学部(与他师出同门的师兄中有一个人臭名昭著,就是731部队的首领石井四郎,不提也罢),后来留校做了讲师。但志向远大的他后来毅然来到了东京,进入了日本红十字会医院。1933年在医院期间,有一次接诊一位孕妇,恰好是内田三郎的太太,因此与内田相识。由于职业的关系,御手洗毅经常接触德国显微镜,对光学产品也比较感兴趣,因而对精机光学制造能和德国货相媲美的相机非常支持。于是从一开始,就给予吉田五郎和内田三郎成立精机光学很大的帮助。

  1937年8月精机光学改制时,御手洗毅作为筹款负责人到处奔走,甚至把老家的亲哥哥都拉了进来。合资股份公司性质的“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后,社长一职空缺,内田三郎担任专务(相当于常务董事),御手洗毅担任监察役。那个时期,御手洗毅在东京著名医院国际圣母医院担任妇产科部长(即产科主任),并在1937年5月凭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毒气与流产的关系》这篇论文获得博士称号,丝毫没有弃医从商的打算,因而不参与经营,并坚决辞退了董事的职务,只是作为监察役每个月参加一次干事会议,而且趁此机会还不忘给其他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深得大家赞誉。

  与精机光学结缘后,御手洗毅直接推动了精机光学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开发研究,前面提到的日本第一台间接X射线间接照相机就是成果之一。关于这个X光照相机,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前面也介绍过,X射线间接照相机主要用于检查肺结核,而御手洗毅在读中学的时候,曾经因为患肺结核疗养了一年时间。当时肺结核还是一种传染得很严重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因此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都对X射线间接照相机有比较大的需求。而当时这种产品同样严重依赖德国进口。

  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御手洗毅推动日本海军医务局向精机光学订货,开始制造X射线间接照相机。由于Hansa Canon配套的镜头是由有着深厚军工背景的日光提供的Nikkor镜头,随着战事越来越紧张,镜头供应日渐困难,于是也就有了前面提过的佳能自有品牌镜头。除了海军外,陆军也很快开始订货,佳能的X射线间接照相机一年内生产了100余台,极大地改善了公司经营环境。这一年,御手洗毅自己的御手洗产科医院也开业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占领新加坡。担任公司专务内田三郎被派到新加坡担任司政官(执掌地方行政事务的官员),公司内部管理出现了空缺。在众多职员的再三恳求下,1942年9月,御手洗毅终于同意担任社长一职。作为医生的御手洗毅明白,相机制造和公司经营他都外行,公司要做好,就需要大家齐心合力。于是,御手洗毅开始了身兼两职、公司-医院两头跑的生活。他每天5点起床,吃完早饭便立刻到公司开早会,公司的工作一结束就在11点前赶快回到医院接诊,这一年他42岁。上任后,他将有问题的董事和管理人员辞退,并在1943年6月全面推行了 “月薪制”。那么听上去很平常的“月薪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3年4月,日本海军主帅山本五十六遭美机伏击毙命,同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开始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日本国内物资开始极度紧缺,物价飞涨,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非常困难。而当时日本公司里,对于“职员”(即白领)和“工员”(即蓝领)是有着明确区别的,职员拿的是月薪,工人则是按劳动量实现计件工资制,甚至连出入的门都不一样。这样的情况下,工人们往往为了增加产量导致质量下降、争夺单价高的工作、个人技能保密而不共享,这些都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

  御手洗毅认为这样的“身份制”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在1943年坚决废除了“工员”制,而统一采用月薪制度,保证了工人生活的稳定性。1944年3月,精机光学与当时主要制造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和测量仪器等的大和光学制作所合并,整个公司此时就有了原来的目黑和新的板桥(原大和光学制造所)两家工厂,员工人数也从刚刚就任社长时的100多人增加到了550人左右(目黑350,板桥200)。

  尽管此时二战中的日本已经走到穷兵黩武的尽头,但精机光学依然在极度艰难的时局中正在一步步地积淀自己的力量。

连载第八节完
posted @ 2009-06-03 14:36  tiasys  阅读(4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